北京市长殷勇:2024年将推进医疗健康、养老服务与人工智能发展
时间:2025-01-20 19:00
小编:小世评选
1月14日,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市长殷勇在工作报告中强调了2024年北京市在医疗健康、养老服务及人工智能领域的战略规划。报告不仅回顾了2023年所取得的成就,同时明确了新一年的任务与目标,展现了北京市在科技与民生融合方面的决心与努力。
在医疗健康领域,报告指出,2023年北京市成功实施了多项民生工程,打造了健康北京的整体框架。市长殷勇表示,未来一年,将继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特别是在医疗器械和新材料等细分产业上优化发展,努力推动医药健康产业规模首次突破万亿元。在过去的一年中,北京市构建了9个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统一的预约挂号覆盖了所有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极大地方便了市民就医。同时,181项检验和300项检查结果实现全市医疗机构之间的互认共享,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医疗信息共享体系。
在养老服务方面,报告指出北京市将着力构建健全的养老服务体系。市长殷勇提到,2024年将新建105家街道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和240个农村邻里互助养老服务点,进一步提升对老年人群体的服务水平。特别是对于80万高龄及失能失智老年人的保障措施,将带来更多的福祉。报告还提到了新兴的财务措施,包括适度提高退休人员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等,以增强老年人群体的生活保障。
人工智能的发展则是2024年工作报告中的另一个重要主题。市长殷勇指出,2023年北京市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迅猛,备案上线的AI大模型已达到105款,稳居全国首位。同时,市内首个人工智能数据训练基地也已建成,核心产业规模突破3000亿元。未来一年,报告提出将鼓励医疗领域开放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以推动技术与医疗健康系统的深度融合,实现智能医疗的进一步普惠。
在具体的重点任务中,报告提到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市长殷勇强调,将落实外商投资准入管理制度,推动包括电信、医疗、教育和文化在内的多个领域有序扩大开放,争取更多标志性外资项目落地。全力支持雄安新区建设也是北京市在2024年的工作重心之一,尤其是在基础教育、医疗卫生及职业方面,将推动多项工程落地。
消费提振也是报告中提到的重要任务之一。市长殷勇强调,将通过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适度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财务补助标准,以进一步增强消费能力。积极发展银发经济等新业态,努力挖掘老年市场的潜力,将为北京市的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在布局未来产业方面,北京市将建立投入增长机制,优质医疗资源的扩容与均衡布局是重中之重。计划推进多家医院和重点项目的建设,以强化医疗服务能力。同时,继续深化分级诊疗制度的建设,新建的医疗集团和门诊预约系统的改革,将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与便捷性。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北京市在2024年还将重点激发数据要素活力,着力构建国家数据管理中心和国家数据流通交易中心,通过改革试点,加快推进数据市场化配置,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
2024年北京市长殷勇在工作报告中提出了针对医疗健康、养老服务与人工智能发展的全面战略,这些举措不仅承载着新时代对民生的关注,也将推动北京市各项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力求为市民提供更加优质的生活服务和良好的健康环境。北京市的未来发展蓝图,正在逐步展现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