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全力推进AI产业发展 目标争创全国领先地位
时间:2025-03-09 12:50
小编:小世评选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各地都在积极布局这一新兴产业。在此浪潮之中,四川省特别是成都市正在全力推进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力求在全国范围内占据领先地位。酝酿已久的科技革命正如火如荼,成都打算在这场AI竞赛中脱颖而出。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中,AI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涉及到大模型、智能机器人、具身智能等多个领域。这一发展趋势不仅被重视,更是纳入各级的工作报告,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作为四川省的“主战场”,成都市制定了明年综合实力进入全国第一方阵的目标,旨在提升其在全国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力。
当前,成都的AI产业已经拥有超过1000家企业,产业规模逐年增长,显示出巨大的潜力。机遇的同时也伴随着挑战,如何从量变向质变转型、怎样培育行业领军企业,是成都亟需面对的难题。四川省及成都市已积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规划,以促进AI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根据《四川省人工智能产业链总体工作方案(2024—2027年)》的安排,成都、绵阳作为重要承载地,德阳、遂宁等城市也将协同发展。整体来看,四川的产业体系比较完善,发展势头良好。成都的人工智能产业还已出台《成都市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目标是在2026年实现核心产业规模达到1700亿元,并带动相关产业规模突破1万亿元。
要实现这样的目标,仅有规模是不够的,成都急需培育出一些在全国范围内具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对此,电子科技大学的沈复民教授认为,产业的孵化并非一蹴而就,必须给予“种子”成长的环境和条件。同时,王建波也提到,即使各类资源都已集中,成功仍然需要合适的发展时机。
AI产业链庞大而复杂,广撒网的策略容易导致资源的分散。为了更有效地配置有限的资源,成都需精选其发展赛道。现阶段,成都已在大模型、低空经济、具身智能等领域显露出优势,并计划于2024年推出多款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力求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产业竞争力。
在智能网联汽车和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等领域,成都也展现出了良好的发展趋势,已入选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应用试点城市,并在人工智能医疗器械项目上获得全国第五的好成绩。这些领域的进展将为成都市的AI产业进一步加分。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在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视本土企业的培育。沈复民提到,“六小龙”虽体量不大,却是整个产业的核心牵引力,能够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成都的政策支持将为本土企业创造更有利的发展环境。
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还离不开强大的算力支持。王建波指出,算力是推动AI技术进步的重要驱动力。当前人工智能产业面临着“只投入不产出”的困境,社会资本的参与度不高,缺乏激活市场活力的热情。四川省成立了专项资金,以圆满的方式解决这一问题。
在算力基础设施的建设上,成都已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布局。国家超级计算成都中心已构建起高达15EFlops的算力基础,实现了对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全面支持。尽管如此,算力资源的使用效率依旧需提升,尤其是在深度学习和推理层面,如何最大程度上发挥算力潜力,将是未来发展的关键。
展望未来,成都将在AI技术的核心领域进行持续探索,借助政策引导和资源配置,推动本土企业的崛起,争取在不久的将来实现“AI界的哪吒式传奇”。这一切的努力,既是对市场潜力的深度挖掘,也是对未来科技蓝图的前瞻性布局。
四川成都在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方面已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政策支持、资源投入和产业链整合,成都有望在中国乃至全球的AI产业中占据一席之地,迎接未来的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