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推动科技创新发展新突破,新增3家研究机构及多项合作项目
时间:2025-07-23 23:10
小编:小世评选
近年来,南宁市坚定不移地推动科技创新,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效。2023年,市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关注半导体、芯片设计、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领域的研发。为进一步支撑经济和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南宁市新设立3家新型产业技术研究机构,并与8家单位协同申报自治区科创飞地,推动合作与创新。
新成立的研究机构中,华芯振邦半导体公司的“先进半导体产业技术研究院”成为了广西半导体产业创新的核心。据华芯振邦董事局助理林旺杨介绍,该研究院已获得南宁市新型产业技术研究机构的认定,并成功启动多个前沿课题,旨在攻克一系列行业内的“卡脖子”难题。研究内容不仅包括人工智能芯片的设计与开发,还着眼于高性能传感器的研发,以期提升新型显示、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等领域的芯片集成度和可靠性。这一举措标志着南宁市在科技创新的构建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整体创新能力得到了质的提升。
南宁市还致力于推动“链主”企业与高等院校的紧密合作,搭建高能级的创新载体,形成产学研用的有效合力。市科技局的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已有45家机构,如“先进半导体产业技术研究院”,被认定为市级新型产业技术研究机构,显示出南宁市在科技创新方面的见识与决心。同时,多个创新,如“广西零碳智能化重点实验室”也正在积极申报自治区级创新项目,推动南宁市的科技创新体系向更高水平发展。
南宁并不止步于此,针对区域协同创新合作,南宁市拓展了科技成果的转化能力,将更多优秀的科技成果推向更大舞台。据了解,润建股份有限公司在技术研发领域取得了明显进展,其研发的能源与教育领域智能体已在马来西亚成功落地。该公司通过在广州设立人才飞地,集结了百人研发团队,聚焦于能源、教育、智能制造等领域的智能体开发,确保了南宁的科研成果在国内外的推广和应用。
南宁市在推进南宁(深圳)东盟产业合作创新中心建设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目前已孵化了44家企业,并成功引进5家大湾区企业。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构建的市校合作“113”工程也在加速推进,桂电南宁研究院与本地企业的联合攻关更是为南宁的科技创新提供了强大支持,推动了区域内的人才培养与技术服务。
在推动企业与高校合作的过程中,南宁市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响应“企业出题、科技答题”的机制,有效促进产业与科技的结合。太阳纸业、玉柴芯蓝等企业已启动了9项科技重大项目的落地实施,焕发出强大的市场活力。广西人工智能实验室的建设也在稳步推进,聚焦于人工智能在“AI+”智能制造、文旅等领域的应用,力图将南宁建设成为东盟地区的人工智能技术中心。
展望未来,南宁市将继续深化科技创新与产业的融合,实施针对性强的人工智能专项科技项目,特别是在“人工智能+”的技术攻关与场景开发方面加大力度。同时,持续推动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及其他高校的合作,增进区域协同创新的建设,为南宁的科技创新增添活力。同时,市还将加强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在德国、马来西亚、越南等国家设立2025年第八届中国·南宁海(境)外人才创新创业大赛的预赛站点,以吸引和聚集海内外的优秀人才、技术和资金等创新要素,助力南宁的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
南宁市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正不断探索与前行,通过搭建多样的创新、深化区域协同合作、聚焦高端技术攻关,南宁的科技创新将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