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发布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行动方案,力求打造全国影响力新高地
时间:2025-07-03 22:05
小编:小世评选
近日,河南省发布了《市场景驱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旨在加快人工智能产业的创新发展,力求将河南打造成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人工智能高地。该政策的推出,不仅是对当前激烈的技术竞争的积极响应,也明确了河南在未来科技发展中的战略定位和具体目标。
全面发展目标设定
根据《行动方案》,河南省设定了两个明确的“小目标”:一是到2027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的规模超过350亿元,相关产业规模突破2000亿元;二是建立一个安全且敏捷治理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系统。这些目标的设定,显示了河南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雄心与决心。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政策强调的“市场驱动”理念,旨在通过挖掘实际应用场景来推动技术创新。这为河南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找到了一条清晰的路径,特别是在医疗、工业、农业、文化旅游、社会治理等多个领域都提供了相应的推进计划。
内外环境分析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重要推动力,正加速推动各行各业的变革。河南在这场竞赛中并非没有挑战。根据2024年发布的《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数》,河南在中部六省中并未位居前列,与武汉、合肥和长沙等城市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在企业实力、创新能力、资金支持等方面,河南还需进一步增强其竞争力。
尽管如此,作为人口大省和制造业大省的河南,拥有丰富的产业基础和广阔的市场需求。其41个工业大类中的37个均涉及人工智能相关内容,为技术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场景。河南的产业基础为人工智能的深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促进创新能力提升
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在于强大的算力支持,而河南在这一领域也已有积极探索。与甘肃庆阳和新疆哈密的合作,将建设全国首个集约型、跨区域的算力网络“郑庆哈城市算力网实验场”。通过加快5G网络建设,河南的网络基础设施正在日益完善,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处于较为领先的地位。
《行动方案》还明确将加快推进多个重大项目的建设,包括国家超算中心和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等,这些设施的完善将为河南的人工智能产业提供强有力的算力支持,进而推动各项应用的落地。
借鉴外地经验
在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过程中,河南省也可借鉴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例如,合肥市通过成立专门的市场景创新促进中心,涌现出大量的创新场景,为众多企业提供了支持。这一模式的成功,为河南在推进地方人工智能政策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同样,成都也通过多渠道建立“场景创新工作小组”,形成了涵盖地方、企业、科研机构等各方面力量的合作机制。这种形式不仅提高了政策的执行力,还增强了地方经济的活力。
与展望
河南省的《市场景驱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行动方案》展现了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的坚定决心。通过明确的发展目标、丰富的产业基础、便捷的技术支持以及借鉴外地成功经验,河南有望在未来的人工智能产业中占得一席之地。
在全球科技竞争愈演愈烈的背景下,河南的努力不仅关乎其自身的发展,也将为全国的科技进步贡献力量。未来,期待河南能在人工智能的道路上,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成为引领时代的“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