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安卓手游下载、分享游戏攻略、电脑硬件资讯、数码科技最新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硬件资讯 > 周汉民: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助力中国式现代化

周汉民: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助力中国式现代化

时间:2025-06-30 10:15

小编:小世评选

在6月28日于浙江温州举办的2025上市公司论坛上,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原副主席周汉民发表了主题为《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主旨演讲,强调了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重要性,指出二者结合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动力。

周汉民指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路径,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上市公司作为行业的领头羊,发挥着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关键作用,是这一过程中的重要参与者。他表示,要实现科技创新有效赋能产业创新,产业创新也需要及时反馈创新成果,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在谈及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辩证关系时,周汉民指出,二者相辅相成。科技创新为产业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而产业创新又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实践应用的,这种互动关系将不断推动新技术的孵化与应用。他以人工智能为例,指出这一前沿技术的突破不仅推动了科技进步,同时也在各行各业中引发了深刻的产业变革。人工智能的溢出效应和综合性特征,促使它与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融合发展,优化了生产效率,推动了产业的升级。

周汉民接着强调,科技创新能够重塑生产要素的结构,带动传统产业的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推动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他形容科技创新如同施肥浇水,使得“种子”能够在产业“土壤”中生根发芽,最终形成一个多元化的产业生态。以制造业的服务化为例,传统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型,呈现出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的直接成果。

如何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呢?周汉民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需要强化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的创新主体地位。上市公司应主动承担起推动科技创新的责任,把握核心发展方向,使其成为科技创新决策、投入和转化的主体。他建议建立更加完善的企业参与机制,鼓励上市公司深度参与国家科技重大战略规划,使企业声音更直接地反映在政策制定中,促进重大科研项目的落地与成功。

建立协作机制,形成各方密切合作的创新联合体。通过上市公司与高校、科研机构的紧密合作,以及与中小企业的创新协作,促进大中小企业间的资源共享与技术交流,推动整个产业链的协同创新。他表示,上市公司可以搭建开放的资源共享,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信息服务等,帮助其在创新中逐渐壮大。

,激励人才、优化人才环境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周汉民强调建立以创新价值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机制、拓宽人才引进渠道。他建议上市公司可以试点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定的改革,打破传统限制,为优秀人才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可以鼓励人才跨行业、跨领域的流动,促进不同人才组建创新团队,形成更为高效的研发合力。

周汉民的演讲为如何推动科技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提供了清晰的路径,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光明前景。他认为,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应积极提供政策保障,上市公司则需迎难而上,通过增强自身创新能力,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实现稳定长远的经济增长。这一系列的建议与展望,为中国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

通过周汉民的深入分析,我们看到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是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环节。在未来的发展中,只有充分理解和掌握这种结合的策略,才能在新一轮科技与产业变革中把握机遇,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精品推荐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更多

热门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