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 发展智能决策与人才培养新模式
时间:2025-01-21 08:50
小编:小世评选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江苏省积极推动人工智能(AI)赋能制造业,旨在提升传统工业的智能化水平并培育新的人才模式。近年来,江苏凭借其雄厚的工业基础和门类齐全的产业体系,已经成为了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重要实践场域。在此背景下,民建江苏省委员会的周晓敏提出了三项建议,以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推动制造业由数据在线化向决策智能化转型至关重要。江苏省需整合科学技术、教育以及产业资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有针对性地培育一批智能决策龙头企业。通过研发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智能决策系统和产品,江苏可以有效推动传统制造业的生产与运营管理模式的改革。例如,可以利用各种数据分析工具和算法,实时为企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使其能更快应对市场变化。还可以借助智能化手段,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资源浪费,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聚力打造省级人工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是江苏省推动智能制造的又一重要举措。江苏省数据集团有限公司可以牵头成立“江苏省人工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并通过引入专项补贴和产业发展基金来支持机器人的研发和应用。这一创新中心将整合省内各类供应厂商,通过资金补贴与产学研结合的方式,吸引更多企业参与。比如,通过购买机器人的方式汇聚供应商,以产品价格补贴吸引应用企业,从而形成一个可以共建实践基地的,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实现数据资源的共享。因此,江苏省不仅能够推动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的进步,更能够促进地方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构建“教育—科研—评价”三位一体的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体系是江苏省持续推动智能化发展的基础。在这方面,要注重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加强人工智能的通识教育,尤其是对数学、统计学、运筹学等基础学科的重视。江苏省可建立以人工智能通识课程为核心的“1+X”教育体系,培养学生的跨学科能力,为未来的智能制造业提供高素质的人才支持。
还需合理配置科研资源,加强人工智能前沿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江苏省可以设立多个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和实验,并在省内的重点科技项目与奖励中增加人工智能相关研究的权重,以此激励科技工作者的创新力度。
建立完善的人才评价体系与激励机制同样至关重要。江苏省需要尽快搭建起高层次人工智能人才的甄别机制,以及构建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评价标准。同时,可以探索与之配套的人才激励制度,吸引和留住更多优秀的人工智能人才,为江苏的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保障。
江苏省在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方面具备良好的基础与条件。通过智能决策系统的推广、省级创新中心的建设及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江苏省有望在未来的智能制造赛道中走在前列。这不仅将提升省内制造业的整体水平,更将在全国范围内树立起智能制造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