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安卓手游下载、分享游戏攻略、电脑硬件资讯、数码科技最新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硬件资讯 > 国家出台《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 2025年施行

国家出台《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 2025年施行

时间:2025-03-15 13:00

小编:小世评选

近日,国家网信办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及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共同发布了《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以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并加强对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的规范管理。该《办法》定于2025年9月1日正式实施,标志着国家在规范数字内容生产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尤其是生成合成内容(比如文本、音频、视频等)的能力不断增强,内容的真实性和来源逐渐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该《办法》特别强调了生成合成内容的标识要求,旨在提高公众对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识别能力,保护用户的知情权。

《标识办法》将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的标识分为显式标识和隐式标识。显式标识是指那些用户能够明显感知到的标识,例如在内容中以文字、声音或图形的形式展示的提示信息;而隐式标识则是通过技术手段在生成合成内容的文件数据中加入的、用户难以察觉的标识。这种双重标识方式,既可帮助用户更直观地了解内容的生成背景,又能在数据层面上维护内容的追溯性和真实性。

具体显式标识应在多种类型的生成合成内容中进行标注。在文字内容中,可以在文本的开头、末尾或中间插入提示性文字或符号,在音频内容中则可以通过语音提示或音频的节奏变化进行标识;在视频中,显著的提示标识应该出现在视频的开头和播放过程中的合适位置,类似的规定也适用于生成的图片和虚拟场景。这一系列措施旨在确保用户在消费这些内容时,能够清楚地分辨出内容的生成方式。

除了显式标识外,隐式标识的设定同样至关重要。《办法》要求服务提供者在生成合成内容的文件元数据中添加隐式标识,包括内容的属性信息、服务提供者的名称、编码以及内容编号等。这一隐式标识将为后续的内容审核、传播和追踪提供重要依据。

在规定内容传播和审核方面,《标识办法》同样提出了严格的要求。网络信息内容传播服务的提供者需核验文件元数据中隐式标识的存在,若检测到生成合成内容,应当在发布内容周边添加显著的提示标识,明确告知公众该内容的特性。若在元数据中未发现隐式标识,却又识别出其它生成合成的痕迹,提供服务的也需主动提醒用户内容的来源及其可能的生成性质。

除了内容生产和传播服务提供者,互联网应用程序分发同样责任重大。在应用程序的审核和上线过程中,应要求提供人工智能生成合成服务的开发者说明相关内容标识情况,以确保所有用户在使用应用时能够清楚了解涉及的人工智能技术。

国家在发布此《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时,是在为人工智能的发展设置门槛,以激励技术创新的同时,也引导社会各界对于生成合成内容的理性认知。这不仅能够进一步提高公众对数字内容的鉴别能力,亦有助于抑制可能的虚假信息传播,为互联网生态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随着2025年标识办法的实施,未来我们会看到更多企业在生成合成内容上下功夫,积极遵循规范,提升自身的道德与社会责任。从长远来看,这将促进人工智能技术的良性发展,最终为用户和社会带来更为安全和优质的数字内容体验。

精品推荐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更多

热门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