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加速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推出多项支持政策助力企业创新
时间:2025-02-27 20:40
小编:小世评选
位于光谷的武汉兰丁智能医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人员正在利用5G+AI云诊断筛查病例样本,展现出武汉在人工智能(AI)领域的前沿技术应用。随着2024年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的召开,人形机器人“劳动者1号”成为了众多参会嘉宾的关注焦点,而这一切都标志着武汉在人工智能应用及产业创新方面的重大进展。
2024年2月25日,武汉市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详细阐释了新发布的《武汉市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措施》)。该《措施》明确了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多项政策,重点在于通过应用赋能,鼓励各类企业加快探索和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武汉市将大力支持垂直行业的大模型开发和应用,计划每年选拔一批性能卓越的垂直行业模型,并给予最高1000万元的补贴,以推动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创新与应用深化。
针对人工智能的开放应用场景,《措施》也提出了具有前瞻性的举措,每年将选择一批示范应用场景,并给予最高100万元的资金支持。对于首批获得国家人工智能领域揭榜奖励的企业单位,武汉市也会给予100万元的奖励,以激励全市范围内的技术创新。
这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受到行业内专家的广泛赞赏。武汉格蓝若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高级技术顾问袁方表示:“这些政策直击企业在实际应用大模型时遇到的关键技术和场景痛点,能够有效推动本地的产业生态协同进步。”依托《措施》的全面支持,格蓝若正加速研发出能够在变电站中应用的“劳动者”机器人,标志着自动化技术在能源领域应用的又一重要进展。
不仅仅是人形机器人在利用大模型,武汉还在自动驾驶、智能制造、智慧教育、智慧医疗及智慧城市等多个重点领域,成功培育出超过30个人工智能垂直模型,并形成了超过500个应用场景。针对这些积极成果,武汉市每年还计划建设一批高质量的数据集,对于每个专项给予最高200万元的奖励,以推动数据资源的共享和应用。
金山办公副总裁姚冬提到:“我们从《措施》中看到了武汉发展人工智能的坚定决心,这也让我们在这里的发展充满信心。特别是算力供给政策能够帮助我们自研在性能上取得突破。”金山办公计划在武汉建设以万人为规模的研发基地,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软件的开发与创新。
《措施》中还提到,要加快人工智能公共服务和中试的建设,分别提供高达500万元和1000万元的资金支持,以促进企业的数据产品利用,并给予最高200万元的补助。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助理刘昊介绍,研究院将以“紫东太初”通用人工智能开放服务为重点,建设开源社区,吸引更多的企事业单位高效参与到大模型的开发与应用中来,目前已经与湖北省内120余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在技术、数据、人才、金融等人工智能发展要素的保障方面,《措施》也提出了多项支持措施。针对关键核心技术,武汉市将实施市级科技重大专项,给予单个项目最高2000万元的支持;对于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和资本,市将提供资金奖励和相关服务保障,努力汇聚各类社会资本,形成百亿规模的投资生态。
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运营经理蔡维康表示:“今年我们将加强产业对接,尤其与光电子信息、汽车制造和生物医药等行业延续更深入的合作,推动大模型在这些重要领域的应用。中心也将成立政策研究小组,帮助客户申请补贴和奖励,吸引更多企业入驻。”
在人工智能创新的研究与开发中,武汉更是不遗余力。近期,由诺贝尔奖得主团队设立的AI蛋白质设计研究所已在武汉正式启动,旨在利用多模态人工智能算法构建完整的蛋白结构设计与分析方案。而橡隆科技的领先三目立体视觉系统则在智能驾驶市场上崭露头角,勇立潮头。
武汉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主任苏新威表示:“今年我们将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力争推动超过20个行业的大模型赋能应用,确保企业和创业者在算力、数据、场景和生态各方面的充足支持。”首届光谷AI创新应用大赛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600多家企业与个人参与激烈角逐,以争夺的决赛名额。获胜团队将会享受到从资源对接到产品落地的全方位支持。
武汉市的《措施》及其相关政策的出台,充分体现了在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和企业创新方面的决心与信心,为这一新兴领域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未来,武汉有望继续成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推动各行业深度融合,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