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积极推动“人工智能+”行业发展,亟需政策和人才支持
时间:2025-03-12 20:30
小编:小世评选
近年来,人工智能(AI)技术的迅猛发展让全球各行各业都受到影响,广西也积极把握这一历史机遇,努力推动“人工智能+”的综合应用。随着行业需求的不断增加,广西亟需落地一系列有效的政策,以及高素质的人才支持,以构建完整的人工智能产业链。
在广西,推动“人工智能+”的努力已经在多个领域开花结果。业内人士指出,强化区域内对人工智能行业的政策支持至关重要。省内企业和研究机构普遍期待政策层面的落实,包括加大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引进和培养领军企业与专业人才、以及加强产业上下游的对接合作。有效的政策不仅能够推动技术研发,还能促进市场的快速扩张。
当前人工智能行业面临的人才短缺问题依然突出。一位来自广西产业技术研究院中国—东盟大模型应用实验室的负责人表明,在自主研发人工智能应用大模型方面,最大障碍在于技术人才的缺乏和算力的不足。他表示,尽管广西已有超过80%的信息技术人才与人工智能相关,但由于大模型技术的特殊性,现有人才在基础研究方面仍显不足。该实验室正通过与领先企业的联合培养方式,加速本土人才的成长。
中国—东盟信息港股份有限公司也在积极开展人工智能产品的研发。公司总裁助理李昌金指出,处理大规模数据和复杂模型训练时,算力成本的高昂令企业倍感压力。同时,AI算法领域的专业人才缺乏,使得企业在关键的技术微调上容易陷入困境。
广西人工智能协会的常务秘书长黎泽丰强调,当前广西高端AI人才流入困难,加上缺乏掌握核心技能的人才,严重制约了技术创新的步伐。算力成本的上升,优质算力的获取难度,使得本土企业在AI模型训练时的效率受到影响,增加了整体运营成本。同时,由于多数企业为中小型的技术公司,缺乏规模效应的领军企业,导致整个产业链的上下游合作松散,技术研发与市场推广之间的有效协同仍需加强。
专家们呼吁有关部门应尽快出台支持人工智能行业发展的政策,通过减税、补贴、股权投资等措施,切实降低企业成本;同时,应推动建设产业园区和孵化,加快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可以考虑设立专项产业基金,吸引社会资本投资,提供资金支持。
在人才方面,广西的高等院校也开始积极响应,推动人工智能专业的设置。如广西大学新近成立的人工智能学院,计划今年招收首批本科生,重点培养无人驾驶、机器人技术等行业紧缺人才。同时,院校还规划了“理论—实践竞赛—实习”一体化的课程体系,企业高管与技术专家共同参与课程设计,确保培养的人才能够符合市场需求。
广西天然的地理优势也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依托东盟这个重要市场,广西不仅可以在多语种翻译、跨境电商、智慧农业等领域充分发挥其人才优势,还能够通过“特色场景+本地化创新”,增强智慧农业和旅游文化融合等新兴领域的影响力。
例如,广西万物镜像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文龙表示,公司之所以选择在南宁落户,正是因其面向东盟国家的区位优势和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他们希望通过“南宁渠道”在东盟市场上取得突破。
综合广西在推进行业发展时既要注重政策规划,还需要在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方面给予更多实际支持。唯有这样,广西才能在人工智能这一新兴领域中占得先机,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发展与技术创新,推动整个地区的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