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安卓手游下载、分享游戏攻略、电脑硬件资讯、数码科技最新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硬件资讯 > 教育AI应用兴起但滥用引发忧虑,各高校纷纷制定使用规范

教育AI应用兴起但滥用引发忧虑,各高校纷纷制定使用规范

时间:2025-03-09 07:00

小编:小世评选

近年来,人工智能(AI)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学生和教师们的学习和教学过程因AI的介入变得更加高效。随着AI技术应用的普及,滥用现象也逐渐浮现,这使得教育界面临一定的困扰。在这一背景下,许多高校开始重视AI工具的使用规范,以确保教育质量和学术诚信得到保持。

以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为代表的多所高校,自去年起相继出台了针对师生AI工具使用的相关规范。这些规范的出台,旨在防止AI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滥用,维护学术环境的纯洁性,同时也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最近,在全国两会期间,围绕AI的讨论再次成为社会的焦点。不少网友通过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正在颠覆多个行业与领域,这些变化引发了人们对未来职业的担忧。一些人提出,AI是否会取代人类工作岗位?对此,全国人大代表、西南科技大学副校长尚丽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拥抱AI是当前不可逆转的趋势,技术革命的发展令人兴奋,但也应保持理性的态度。

尚丽平强调,科技的进步不应该是人们的对立与抵触,而是需要以一种“积极拥抱变化”的心态来适应。她也指出,目前中国在AI应用于教育领域的系统性研究尚不充分,针对学科融合、伦理规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等方面缺乏足够的指导,导致了诸多问题的出现。

例如,在理工科教育中,学生们在学习编程时,AI工具可以帮助他们快速完成任务,如果学生过度依赖AI而不去理解基础知识,可能会导致创新能力下降。尚丽平提到,如果学生在学习编程的过程中只依赖AI来完成代码书写,而忽视了编程的逻辑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一旦面对复杂问题,他们可能会束手无策。资深软件工程师小杨也提醒,应届毕业生在使用AI工具时,如果没有扎实的基础,可能会错过关键的问题分析能力的锻炼。

在这种情况下,尚丽平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建议。她呼吁教育部牵头成立“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发展委员会”,并编制《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白皮书》,实施认知纠偏计划、课程重构工程、师资提升行动及工具研发专项等五大工程。同时,她建议建立立法、资源投入和监测机制的保障体系,以便更好地推进AI在教育中的健康应用。

尚丽平还强调要在大中小学中开展AI素养基础工程,创建未来教育职能试验区,并建立AI辅助工程实践教学示范基地和临床教学示范基地。这些示范项目的建设,能够帮助学生更早地接触AI知识,提升他们的AI素养和实践能力。

教育领域的AI应用固然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身体力行的教育者和政策制定者们也应积极思考如何让技术服务于教育的核心目标,即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在利用AI技术提升学习效果的同时,更要重视对于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确保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在平衡中找到合适的策略,才能够充分发挥AI的潜力,同时保障教育的本质与价值。

随着AI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各高校制定相应的使用规范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教育工作者应该与时俱进,不断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技术的应用是一种积极的推动力量,而不是对教育本身的削弱。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既能利用AI的便利,又能有效增强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将是未来教育的重要使命。

精品推荐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更多

热门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