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市玉州区推动智慧农业发展:数字技术赋能现代化养殖
时间:2025-02-24 16:30
小编:小世评选
近年来,玉林市玉州区积极推进智慧农业的发展,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实现农业现代化,通过将传统养殖业与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深度融合,有效推动了养殖业的升级与转型。
在这一领域,广西参皇养殖集团的三黄鸡智能养殖项目成为了玉州区智慧农业的成功典范。该项目通过建立以农业AI大脑为核心的智慧养殖大数据,实现了对养殖过程的全面监控与管理。该能够无缝连接各类养殖设备和系统,包括机器人、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等,形成了一个信息透明、易于管理的智能养殖环境。通过设定养殖任务,该系统可以帮助养殖场实现最佳化管理,提升养殖效率。
现代化的养殖设施实现了高度的自动化,通过“一键启动”功能,养殖场的供水、通风、温控、照明和排污等工作都可以自动完成。在这种环境下,智能养殖机器人24小时监测鸡舍内的环境数据,包括温度、湿度、光照、气味等,并实时将这些信息上传至智慧养殖大数据。管理者只需通过手机或电脑便可随时查看鸡舍内的动态,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的精准性。目前,一名饲养员能够通过机器人轻松管理15万只鸡,实现养殖的智能化,改变了传统养殖模式的管理方式。
玉州区在推动智慧农业发展的过程中,还积极引入新设备与新材料,尤其是在畜禽养殖和饲料加工方面,推动环境保护设备和管理技术的优化。这一系列措施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与三黄鸡生产的深度融合,迅速促进了农业新兴业态的增长。
玉州区还建立了一座现代化的孵化大楼,年产鸡苗高达3亿羽。这一举措帮助了超过1万户农户进入数字化、智慧化养殖行列,使他们得以实现增收致富。人均饲养量由5500羽提升至8000羽,年产蛋率提高了3%-5%,劳动生产率提高了10%以上,远超传统养殖模式的表现。而且,养殖过程中的自动化和机械化程度更是高达95%,生产投入质量的管控率达到100%,为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良粮仓香稻产业示范区,自动化育秧流水线的投入使用变革了传统育秧方法,流水线能够在短短3秒内生产出一个成品秧盘。经过暗化室的“1+N”叠盘式,整个育秧过程仅需48小时,育秧的效率大幅提升至每小时可完成1200盘,远高于历史水平。在仁东镇的木根村,通过物联网技术与北斗定位系统,智能化拖拉机的作业效率同样出色,能够以3亩/小时的速度进行精准耕作。
无人机的使用使得喷洒肥药的精确度和效率得到了极大提升,通过手机端的数据交互实现环境数据的实时监测与精准施作。这样的设施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为农民减轻了劳动强度,使农业生产变得更加高效和智能。
玉州区的改革措施还包括推广北斗技术的集成应用,智慧终端的配备使得农业机械(如拖拉机、插秧机、无人机、收割机、烘干机等)的智能化程度不断提升,推动了农业的全程机械化和智能化作业。通过一次性智能化服务,体现了“人工智能+农业”的协同发展,未来的农业生产不再是单一、机械的重复,而是充满智能与创造性。
可以说,玉州区的智慧农业发展不仅是技术的更新与升级,更是对未来农业生产模式的重新思考。数字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升了农业生产的效率,改变了传统的种植与养殖模式,同时也为当地农民的增收与致富开辟了新的道路。在数字农业的时代背景下,玉林市玉州区正在逐步成为农产业转型升级的标杆,为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