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款通用Agent Manus引发市场热议,AI科技崛起新趋势
时间:2025-03-08 21:10
小编:小世评选
文 | 明晰野望
2023年初,DeepSeek这一AI巨头的迅猛崛起曾引发极大的市场关注,成功打破了英伟达的上涨神话。随之而来的是阿里、腾讯等科技巨头在大模型领域的流行,加速了原有技术的进化与开源,2025年被广泛视为中国科技发展的重要年头,同时也是信心回归的一年。无论是资本市场还是普通民众,大家都期待涌现更多的创新产品来重塑对科技的信心,推动科技的进一步崛起。
就在这一时刻,中国首款通用Agent——Manus,如一颗璀璨的明星悄然登场,让人们不禁瞩目。被称作“全球首个真干活”的Manus引发了市场的巨大热议。
01 何谓“通用Agent”
Manus是一款AI Agent,区别于传统的对话式AI(即使是像DeepSeek这样的先进系统),它能够根据简单的指令执行多步骤任务,而无需用户逐一描述需求。人们只需输入像“帮我制作关于小米SU7的十页PPT”这样的简短指令,Manus便可以自动收集信息,智能生成演示文稿。这意味着,它不仅承担了信息搜索的任务,还能够进行推理与资料制作,实现在一款应用中完成多种工作。
在官方展示的案例中,Manus的能力超越了单一任务,包括股票分析、房产评估、HR招聘简历筛选等等,展现出其强大的多功能性。随着其热度的上升,关于Manus的质疑声也随之而来。
02 市场反应与质疑
尽管Manus的推出吸引了大量关注,但其营销方式也遭到了部分分析师和消费者的批评。利用邀请码的饥饿营销手法,虽然有效提升了市场的关注度,但也掀起了一些关于过度营销的讨论。国内某二手上,有人甚至开价数千至数万元出售Manus的使用邀请码,这一现象令市场颇为关注。
许多分析人士冷静反思,感觉Manus似乎是依靠国内自媒体的热情推波助澜,而未能在国际市场上引起足够的关注。这种状况与DeepSeek的卓越表现形成鲜明对比,后者在开源测试后获得了广泛的口碑,并在海外传开。而Manus的官网及官宣视频虽有英文版本,却仍然没有引发硅谷等国际市场的热议。这其中难免让人质疑Manus是否真正做好了面向国内市场的准备。
据公开资料显示,Manus是由国内创业团队Monica.im开发,其背后的公司北京红色蝴蝶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核心团队包括90后创业者肖弘与前猛犸浏览器创始人季逸超。肖弘于2023年将其所创立的蝴蝶效应公司的股权转给他人,并在2024年也退出了武汉夜莺科技的股东行列,这一连串的变化让人对该团队的稳定性与发展方向产生疑问。
03 技术能力的评估
在业内,Manus的技术能力同样得到了不同的评价。其声称在GAIA的测试中超越Open引起了公众的广泛讨论。虽然外行人看似对Manus的能力感到惊讶,但一些专业人士指出,这种对比并不完全合理。GAIA所涉及的任务测试需要一定的工具链支持,而Manus则是专为工具调用设计的Agent,二者之间的对比有些不太恰当。
关于其技术路线的具体细节,官方并未详细披露。但一些业内人士分析认为,Manus的方式与之前OpenAI的Operator、Google的Gemini等相似,主要集中在特定场景下展示Agent功能。提供个性化需求始终是一个复杂的挑战,尤其对于一个需要整合不同Agent的系统而言,其工作量和能力要求极高。
04 展望未来
尽管Manus面临不少质疑,但作为中国首款通用Agent,其成功与否将对未来的AI科技发展起到引导作用。我们期待Manus不止于昙花一现,能够真正走向市场,以其突破性的能力和创新的技术,让更多的人体验到AI的无穷魅力。在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只有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与市场验证,才能最终完成从概念到实用的华丽转变。
Manus的出现不仅是中国科技行业的一次突破,更是整个AI科技生态的一次新的尝试。我们希望看到其能够在实际应用中焕发新的生机,成为推动中国科技崛起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