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7家企业入选摩根士丹利全球人形机器人百强名单
时间:2025-03-04 14:20
小编:小世评选
近期,摩根士丹利发布了全球人形机器人上市公司百强名单,令人振奋的是,来自中国深圳的7家企业成功入围。这不仅展示了深圳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创新实力,也反映出该市在全球科技产业中的地位日益增强。根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深圳已经拥有超过5.7万家机器人相关企业,位列全国城市之首,成为全球领先的机器人研发和制造中心。
在深圳,机器人产业正在快速发展,各类人形机器人逐渐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各大生产场景。这些机器人分工明确,涵盖了从搬运、巡检到各种智能交互的多种应用场景。比如,电视上频繁出现的“功夫机器人”,其出色的前空翻技能和协同控制能力,在公众面前展现了人形机器人的灵活与智能。
优艾智合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在其4000平方米的总部大楼内,工作人员忙碌地测试和调整各类机器人,这些机器人被应用于能源巡检、半导体行业及国际市场等多个领域。其中,一些机器人在晶圆车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确保贵重晶圆的快速、准确、安全搬运,极大提升了工作效率。人形机器人Walker S1利用多机协同技术,可实现大负载工件的搬运;在精密装配中,其优异的感知与自适应控制能力使其能够顺利抓取易变形的小型物体。
逐际动力开发的双足机器人PI则在复杂地形中展现出卓越的行走能力,能够在各种崎岖的环境中稳步前进。而众擎机器人则在深圳步行街的巡逻中,成为的忠实助手,其具有灵活的行动模式与高超的运动技巧,使得城市的安全防范更加智能化。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进步,深圳的机器人开始涉足众多领域,应用场景极为丰富。例如,雷鸟V3 AI拍摄眼镜,能够帮助记者以不同的视角记录信息,提升了新闻报道的效率与质量。同时,AI名片技术的应用使得沟通变得更加便捷,推动了人机互动的发展。深圳报业集团在即将到来的全国两会中,将利用这些智能科技加强全媒体报道的开展,展现出深圳在数字化转型中的探索与实践。
在政策层面,深圳市近年来陆续发布了一系列支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发展的计划,比如《深圳市加快推进人工智能终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6年)》《深圳市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深圳市支持发展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行动计划(2025-2027年)》等。这些计划旨在建立更加开放、共享和全面的产业生态,推动人工智能及机器人科技的进一步发展。
深圳已形成一个“雁阵式”的产业链,2600余家AI企业的群体效应显著。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与行业生态的逐步完善,深圳在全球科技舞台上的影响力正在快速提升。未来,期待深圳在智能制造、机器人的发展中,继续引领全球科技潮流,也助力更多的创新企业和项目走向国际。
深圳7家企业入选摩根士丹利全球人形机器人百强名单是一项重要成就,这一方面突显了深圳在高科技产业中的创新变革,另一方面也为全球人形机器人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可以预见,随着技术的不断演进,未来深圳的人形机器人将在更多场景中展现出其独特的价值与魅力,同时推动整个行业的进步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