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安卓手游下载、分享游戏攻略、电脑硬件资讯、数码科技最新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硬件资讯 > 法律界警惕:AI生成虚假案例风险增,多名律师遭处分

法律界警惕:AI生成虚假案例风险增,多名律师遭处分

时间:2025-02-24 06:00

小编:小世评选

文/纸不语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法律行业也未能幸免地卷入了AI的快速波动中。ChatGPT等生成式AI工具,为律师在案件研究、文书撰写等方面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然而也带来了虚假信息的风险,甚至导致律师们在法律文件中引用了虚假的案例,面临严重的后果。

根据路透社于2025年2月19日的报道,美国知名的个人伤害律师事务所Morgan & Morgan最近对其一家拥有超过1000名律师的律所发出了紧急警告。警告指出,使用AI生成的虚假判例信息可能导致律师遭解雇,尤其是在法庭文件中引用这些内容的情况下。该警告的发出背景是,该律所的两名律师在处理一起针对沃尔玛的诉讼时,因提交了AI生成的虚假案例而被控告,现正面临纪律处分。其中一名律师已承认错误,并对此表示道歉。

AI生成信息的风险不仅仅在美国。2023年,多个国家的法律系统也曝出了相似的问题。例如,在美国纽约南区联邦法院的“马塔诉阿维安卡公司案”中,两名律师因提交了ChatGPT生成的虚构判例而遭到制裁。科罗拉多州的一名律师同样因引用AI生成的虚假案件而被驳回动议。据英国《律师协会公报》报道,在曼彻斯特的一起民事案件中,法官发现当事人引用了四个ChatGPT生成的虚假判例以支持其主张。

一方面,生成式AI的出现大幅减少了律师的研究与撰写时间。汤森路透的调查显示,2024年有63%的律师使用过其中12%表示经常使用。但另一方面,AI的使用也引发了法律界对于“编造事实”的深刻担忧。法律领域的专家纷纷呼吁,律师在使用AI时务必谨慎,因为生成的内容往往没有经过事实验证,易导致错误和失误。

以“马塔诉阿维安卡公司案”为例,这一案件成为AI介入法律文书的首个案例。2019年,原告经历了一起航空事故后,于2020年提起诉讼,但由于对法律系统的不熟悉,代理律师施瓦茨依赖ChatGPT生成相关法律文书。他未能核实AI提供的信息,也未意识到ChatGPT是生成工具而非真实的法律搜索引擎,导致提交的法律文书中包含虚假引用。这起事件不仅令他自己遭受了纪律处分,还对整个律师事务所产生了不良影响。

在国内,也出现了利用AI技术进行“虚假证据”收集的情况。2024年上海青浦区的一起商标侵权案件中,承办法官发现原告通过律师团队多次非正常搜索互联网内容,试图制造侵权假象,以便起诉获取不当利益。通过法庭审理发现,这种行为不仅影响了司法公正,甚至可能触犯虚假诉讼罪。这一问题的出现,显示了法律实践中技术应用不当的潜在危险。

近期,许多律师都开始意识到,尽管AI工具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但在处理法律事务时,仍需要保持专业判断。法律界的专家指出,在撰写法律文书和进行案件研究时,引用AI生成的内容前,必须经过严格的核查和验证。否则,错误的信息不仅会对自身职业生涯产生重大影响,还可能损害客户的合法权益。

法律行业面临的AI带来的挑战是显而易见的。尽管未来生成式AI可能在一些基础法律服务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在复杂的案例分析方面,专业律师的判断仍然不可或缺。随着AI技术不断发展,法律界应当重视如何整合技术与法律实践,确保司法公正与技术发展的和谐共存。

在此背景下,法律界应逐步建立起关于AI应用的标准与规章,明确律师在使用AI时的责任与义务,并培养律师的技术应用能力,使其在保持专业判断的同时,充分利用AI工具,提高工作效率。只有通过合理有效的运用法律服务才能真正实现效率与公正的双赢。

精品推荐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更多

热门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