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晓晖:数智技术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时间:2025-07-04 03:00
小编:小世评选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数智化和新质生产力成为了各个行业的重要关键词,正在深刻地影响着经济形态和产业结构。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在接受《人民邮电》报记者专访时,探讨了数智技术对新质生产力的深远影响,并提出数智技术是推动这一变革的核心动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余晓晖指出,新质生产力是一种以创新为主导的先进生产力形态,而数智技术正是其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数智技术的应用,传统生产力实现了质的飞跃,加速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从多个层面来看,数智技术对新质生产力的赋能作用逐渐显现。
一、推动技术创新突破
数智技术的应用直接促进了技术创新的加速。一方面,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本身就代表了新质生产力,是当前最具活力和影响力的技术领域之一。尤其是在创新活动中,数智技术常常展现出通用目的技术(GPT)的特征,成为推动各行业技术变革的主要力量。另一方面,数智技术与其他领域技术密切交融,如生物技术、制造业、材料科学和能源等,形成了技术创新的新生态。这种互补性使得各领域的技术创新得到重构和优化,有助于颠覆性技术的快速涌现。
二、优化生产要素配置
数据作为“新生产要素”,在加速资源配置效率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余晓晖强调,数据要素能够提高生产要素的组合替代能力和有效产能,而这种提高由于“乘数效应”的存在,有望推动生产技术的范式变革,进而扩大生产的可能性边界。通过优化配置,数智技术在促进经济整体效率提升方面展现出强大的潜力。
三、加速产业转型升级
数智技术的赋能不仅限于生产要素的优化,还在于全方位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余晓晖指出,数智技术能够助力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高效结合,为整个制造业、研发和组织架构带来深远的变革。这种变革涵盖了传统产业的各个环节,实现了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交付全过程优化与智能化,推动各行业向更高水平的转型。
在新形势下,余晓晖提到,数智技术持续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从2019年至2023年,中国经济逐步进入创新主导的发展阶段,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了43.2%,而数字技术对此的贡献率也高达22.5%。这充分说明了数智化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作用。
未来技术发展趋势
展望未来,余晓晖认为,数智化技术的发展还将继续与新质生产力的提升紧密相连。目前,人工智能、网络通信和先进计算三大技术在推动新质生产力方面的潜力巨大。尤其是从大模型的创新到多模态和复杂推理能力的突破,正在逐渐引领各行业的技术变革。
随着轻量化模型的发展,AI技术的应用成本将大幅降低,从而加速了人工智能在真实世界中的落地。在制造、研发和管理等各个领域,人工智能已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
在网络通信领域,以6G为代表的新一代通信技术,将极大提升通信、感知和计算能力的整合,使得智能体的连接更加无缝,极大地推动了智能化综合性基础设施的建设。余晓晖指出,6G技术将不仅增强5G的原有能力,还将扩展到新的感知和智能化场景。
同时,算力互联网的兴起将有效解决算力分散和低利用率的问题,为数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算力互联网的智能感知与实时获取能力,将为各行业的创新与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余晓晖强调,数智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新质生产力的崛起注入了强劲动力。这一潮流不仅推动了各行业的转型升级,更将深远影响未来经济的发展模式。在全球范围内,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势必将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