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推进“AI+教育”战略开启教育数字化新篇章
时间:2025-06-30 10:00
小编:小世评选
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基石,也是实现国家繁荣与民族复兴的重要途径。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将教育数字化纳入数字中国和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战略中,强调教育、科技与人才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性和战略性意义。在党的二十大上,再次明确了教育强国的目标。伴随这一战略的深化,《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指出应充分利用教育数字化开辟新赛道,塑造新优势,强调人工智能(AI)在其中的战略地位。
2025年被视为教育强国建设全面布局的关键年,国家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部会明确要求持续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并着重加强制度建设与应用导向。在此背景下,天津市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出台了《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明确了“人工智能+教育”的行动方向。这一战略的核心在于通过AI引领教育结构与方式的根本性变革,重塑教育的战略价值,探索教育融合的新路径,实现教育改革的效能提升。
AI驱动的新教育范式与生态系统的构建
在当今百年大变局的背景下,人工智能已成为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核心力量。现有的知识体系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重新构建,传统的教学方式及人才培养模型也正经历颠覆。教育已从数字化、网络化向智能化转变,从“师—生”的二元结构演化为“师—机—生”的三元结构。这一转变将推动教育理念、文化以及生态的深刻革新。
“AI+教育”体现了人工智能作为关键技术深度嵌入教育各个领域的理念。这种融合不仅改变了教学理念、教学模式,还重构了评估体系。其核心在于机器智能与人类认知之间的协同进化,形成智能时代的新生态。
在技术实现的层面上,天津市可采用多模态技术整合文本、语音、表情等多方数据,进而构建学习者认知状态的动态评估模型。同时,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认知诊断系统能够准确描绘学习者的知识结构及元认知能力,为个性化学习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教育知识图谱可解构学科概念与语义关系,结合强化学习为每位学生提供动态生成的优质学习路径。虚拟现实(VR/AR)等技术的应用将为学生提供超越时空的沉浸式学习体验,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场景。
构建三位一体支撑体系,推动深度融合转型
实现AI与教育深度融合,需构建“技术—制度—文化”三位一体的支撑体系。在技术层面,要建立统一的教育数据中台,实现多源异构数据的标准化接入与治理。制度层面应突破传统管理路径的依赖,推动教育理念、体系、模式及内容的深层次变革,使其时刻适应智能化的需求。在文化层面,要培育能够兼具智能素养与教育智慧的教师,使其成为学生精神世界的引导者与知识的传播者。
在这一背景下,AI与教育的融合进入了从单一的技术应用层面向整个教育生态系统重构的深层次演进。这一转型的本质在于教育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全面变革。通过人机协同、模式创新与治理升级的互动,该过程将为教育范式提供新的动力,实现根本性的跃迁。
在此转型中,AI技术将重塑教育主体的角色。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单一传递者,而是学习体验的设计师和情感引导者。教学模式将向高度个性化的方向发展,自适应学习将推动教育模式从标准化向以认知为中心的转变。教育治理则需要构建智能教育生态系统,建立数据驱动的决策机制,以优化资源配置与教学改进。
向未来的教育转型,助力国家战略
AI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根本效能在于推动教育理念的重大转变,从“批量生产”转向“认知塑造”,极大提升全民终身学习的质量与可及性。这一变革将为学习者提供一生的认知伙伴,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需求、具备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新一代人才,助力实现科技强国的目标。
在这样的历史新阶段,天津作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的先导区,应当充分发挥引领作用,积极探索构建“以学习者认知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新生态。通过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推动“AI+教育”的多维突破,相信天津能够在教育数字化进程中描绘出智慧与力量的新篇章,为实现教育现代化贡献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