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届国际粗糙集联合会议在重庆举行 聚焦多粒度人工智能理论与应用
时间:2025-05-25 00:05
小编:小世评选
2023年5月11日至13日,由国际粗糙集学会(IRSS)主办,重庆邮电大学与重庆师范大学共同承办的第十一届国际粗糙集联合会议在美丽的重庆市举行。本次会议的主题为“多粒度人工智能理论与应用”,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学者和科研人员,共同探讨粗糙集理论及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广泛应用。
作为国际粗糙集领域的重要学术盛会,此次会议的成功举办为研究人员提供了一个高水平的交流,参会者围绕粗糙集理论、三支决策、模糊集、粒球计算等多个前沿研究方向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和探讨。会议期间,专家们就当前科研热点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热烈的交流。
重庆邮电大学校长高新波在开幕式上指出,粗糙集作为一种有效处理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的数学工具,已经在数学和日常生活中找到了广泛的应用。他举例表示,在现实中很多概念并不是绝对明确的,比如“下大雨”与“下小雨”之间并没有清晰的界限。这种模糊性在人工智能的决策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人类通常依赖直觉和经验进行判断,而不总是进行精确的计算。
高新波进一步指出,当我们试图让计算机模仿人类的思考方式时,不仅需要强大的算力,还需要合理构建模型以减少计算复杂性。重庆邮电大学在粗糙集领域的研究成果——“多粒度认知计算理论及应用”,恰好能够应对这一挑战,帮助人工智能进行更加灵活和高效的计算。通过这一理论,人工智能可以在不需要绝对精确的情况下,模拟人类的思维过程,从而在网络安全、金融风险评估、图像识别等应用场景中展现出良好的实际效果。
在会议期间,组织者邀请了多位国际知名专家进行主题报告。IRSS前主席、加拿大里贾纳大学的姚静涛教授详细阐述了粗糙集、三支决策与联邦学习的融合创新,受到了与会专家的热烈反响。三支决策理论的奠基人姚一豫教授则分享了三支决策理论的认知基础和应用框架,探讨了如何将理论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同时,现任IRSS会长、比利时根特大学的Chris Cornelis教授带来了关于模糊集与粗糙集的协同挑战的精彩演讲,为与会人员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考。
除了精彩的主题报告,会议还特别设立了关于三支决策、粗糙集和粒球计算的讲习班,吸引了来自波兰、加拿大、比利时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参与。与会者就各自在研究领域中的最新成果进行了分享,积极探讨科研合作的可能性,以推动全球粗糙集理论研究和应用的进一步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会议展示了重庆邮电大学近年来在粗糙集及相关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该校在多粒度认知计算、大数据智能决策、粒计算与知识发现、群体智能、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等方向深入开展了研究,并成功承接了50余项国家级科研项目。高新波表示,学校将继续致力于推动粗糙集理论以及人工智能的研究与应用,为相关领域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会议的成功召开不仅促进了国际学术交流,也为研究人员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启发。通过各国专家的共同努力,粗糙集理论的研究将在多粒度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中焕发出新的活力与前景。
而言,第十一届国际粗糙集联合会议在重庆的成功举办为粗糙集领域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也为与会者提供了绝佳的学习与交流机会。未来,期待该领域研究的深入和新成果的涌现,为人工智能的进步贡献更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