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大模型火爆助力智能制造,工信部推进AI赋能新型工业化
时间:2025-04-24 13:55
小编:小世评选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人工智能(AI)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日益广泛,特别是在制造业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与前景。2023年4月18日,国新办在经济数据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谢少锋对此进行了详细阐述,他提到国产大模型如Deepseek的成功不仅标志着我国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突破,也为智能制造注入了新动力。
近年来,中国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基础日渐巩固,已经形成了覆盖基础层、框架层、模型层和应用层的完整产业体系。正如谢少锋所言,制造业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重要领域,因此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紧密结合,推动新型工业化进程显得尤为重要。
在国际上,中国的算力规模已位居前列,同时,围绕钢铁、煤炭等行业的高质量数据集正在不断构建,这不仅为国产大模型的研发展示了强有力的支撑,也为AI在制造业落地应用奠定了基础。值得一提的是,国产大模型在全球主流开源社区的下载量已居于前列,展示了“智”造的“中国速度”。
谢少锋指出,目前已有超过百款AI手机、AI电脑及AI眼镜等智能产品问世,它们代表了中国制造业的“智”变升级。同时,人形机器人在技术上也有了显著提升,能够高效完成从杂技表演到重物搬运等多种任务。这些智能设备的落地应用,不仅限于传统的娱乐领域,而是逐步渗透到实际的生产环节中,例如在汽车生产线上的辅助工作及智能分拣搬运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今年的《工作报告》中,继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成为了重要议题,旨在更好地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业的优势结合,从而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谢少锋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全力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确保在供给与应用两方面齐头并进。
在供给侧,工信部将组织开展人工智能副赋能新型工业化的“揭榜挂帅”攻关,增强对通用大模型和行业大模型的研发布局,推进高质量工业数据集的建设,以夯实基础底座,推动“智能产业化”。在这一过程中,重点还将放在推动制造业全流程的智能升级,积极加快超级智能终端的产业化与商业化进程。
工信部在推动智能制造的过程中,还将不断开展相关深度行活动,收集、遴选出“十大行业、百大场景、千家标杆”的典型案例,以推动各行业的智能化转型。同时,工业和信息化部将致力于建设完善的生态系统,鼓励风险投资加大对相关企业的支持,特别是培育一批行业龙头企业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为了确保技术与产业的良性发展,工信部还将建设人工智能开源社区,加快关键标准的研制,提升人才引育与伦理治理能力,促进国际间的合作,从而持续营造有利于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良好生态。通过以上措施,不仅有助于提升我国在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影响力,也为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展望未来,国产大模型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我们期待在不久的将来,能够看到更多智能制造的成功案例,从而推动整个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与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