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浦发布创新区建设方案,全球招聘5000人助推科技转型
时间:2025-03-19 08:50
小编:小世评选
近日,杨浦区发布了《杨“数”浦新质秀带创新区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以科技创新为切入点,力求在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方面迈出坚实步伐。《方案》强调“三区联动”的发展理念,致力于构建一个全主体参与、全要素统筹、全链条加速的创新创业环境。为加速这一进程,杨浦区计划全球招聘5000人,其中超过60%的岗位将集中在技术领域,显示出该区在科技转型方面的决心与力度。
此次招聘活动的反响极为热烈,全球范围内快速吸引了大量人才。杨浦区内的名校和科研院所众多,是这次人才流动的重要源泉。同时,作为部分新兴科技企业的聚集地,杨浦也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和成长空间。例如,复旦大学的“周末学堂”项目涵盖了各种创新课程,吸引了高中生们的参与,学生们不仅能够学习先进的理论知识,还可以通过实践活动获得宝贵的经验。
近年来,杨浦区不断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生态体系。区科学技术协会致力于促进重点产业链的发展,推动产学研的深度合作,近期还举办了“科创中国”上海杨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交流推进会,进一步加强了科技成果的转化速度。同时,区科协还积极组织金融支持活动,以推动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联合技术交易所持续推进以技术交易为核心的“样板间”建设,形成了包括项目征集、评估、推广在内的完整科技成果项目运营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院士专家工作站的建设是杨浦区促进科技转化的一条有效路径。2019年,杨浦区建立了包括院士工作站、专家工作站等在内的科技人才服务体系,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目前,这些工作站已成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以及创新链、产业链对接的重要。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杨浦区的医疗器械行业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以上海理工大学健康学院的崔海坡教授为首的研发团队,致力于高端医疗设备的国产化进程,研发出的软组织切割系统在国内外多个手术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崔教授表示,这不仅有利于缓解“卡脖子”技术的现状,也为医疗行业的自主创新提供了坚实基础。
在教育领域,杨浦区的创新也在不断进行。在复旦大学与南洋模范中学联合举办的“周末学堂”中,学生们通过课堂学习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模式,加深了对国家治理和公共事务的理解。课程的设计不仅紧跟时代的步伐,还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分结合,为培养未来的国家栋梁奠定了基础。
杨浦的一些企业,如优刻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在云计算和人工智能领域走在了前沿。凭借自主研发的云,该公司有效解决了行业内用户面临的痛点需求,迅速推动了智能体技术的普及。当前,优刻得已经为全球超过6万家政企客户提供了云服务,并计划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
展望未来,杨浦区不仅将继续深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融合,形成“人才、创新、经济”三者合力的局面,还将不断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为科技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这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必将为杨浦加快科技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杨浦区通过实施《方案》,积极引导和推动科技创新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努力实现经济的转型升级。在全球招聘人才的同时,区内的高校和企业也紧锣密鼓地开展人才培养与科技成果转化的工作,为科技创新注入新鲜的血液,造福更广泛的社会。未来,杨浦区将继续发挥其在科技创新领域的优势,将更多的优秀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推动区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