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扩大智能网联车辆测试区域,建成全国最大自动驾驶测试“田
时间:2025-03-14 04:10
小编:小世评选
近日,杭州市经信局(市数字经济局)发布消息,进一步扩大了智能网联车辆的测试与创新应用区域,富阳区和桐庐县都将其区域全面开放,富阳区达1821平方公里,桐庐县达到1825平方公里。这一举措使得杭州市的新设智能网联车辆测试区域的总面积增至6910平方公里,成为全国最大的自动驾驶测试“田”。
智能网联车辆的广泛应用与5G、人工智能以及大数据等前沿技术便息息相关。这些技术只有在实际道路场景中得到应用,才能实现更快的迭代与更新疲。杭州市希望通过打造大规模的城市级测试区域,来推动智能网联技术的快速发展,并计划到明年实现全市范围内的智能网联车辆道路测试与创新应用。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有观点认为“电动化是上半场,智能化是下半场”,这种共识在行业内逐渐深入人心。工作报告指出要因地制宜,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同时通过“人工智能+”行动计划,大力发展包括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在内的新一代智能终端和制造装备,这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当今,智能网联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各城市正在积极尝试抓住这一发展的机遇,而杭州自然而然不愿落后。早在2015年,杭州便已经开始了智能网联车辆的道路测试与应用工作,并成为国家5G车联网应用示范区。2024年5月,杭州市将正式实施《杭州市智能网联车辆测试与应用促进条例》,成为全国首个专门立法支持智能网联车辆上路通行的省会城市。
根据市场预测,到2030年,中国的智能网联汽车市场规模将突破5万亿元,而“车路云一体化”相关市场规模更是有望超越14万亿元,这意味着巨大而尚未被充分开发的市场蓝海。为了顺应这一趋势,各地的城市纷纷投入巨资和精力进行布局。
例如,北京市已经率先建设全国首个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累计测试里程达3200万公里,占全国测试里程的四分之一;而武汉也在加速建设“自动驾驶第一城”,智能网联汽车的开放测试道路里程已累计突破3379公里,覆盖了12个行政区,总辐射面积达到约3000平方公里。
随着国内智能网联产业的竞争愈发激烈,城市间的角逐可谓异常白热化。深圳提出了建设国家智能驾驶示范区的目标,广州则致力于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智车之城”。各城市纷纷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抢占未来发展的先机。
杭州的目标是建成国家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标杆城市。根据规划,到2026年,杭州希望网联汽车的前装量产累计超过50万辆,并且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企业数量将突破4000家,整个产业规模预计达到4000亿元以上。
国家数字经济的战略发展也在不断推进。近期,国家数据局批准了包括天津、河北雄安新区、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和四川等七个地方开展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这一试验区将致力于探索数据要素赋能实体经济发展的有效路径,以构建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并为促进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
值得注意的是,智能网联技术的蓬勃发展,也促进了相关领域的人才培养。在多个城市,如江苏省,有高校开始开设人工智能及相关课程,以回应这一行业的需求。高等教育的接轨与产业发展形成了良性循环,助力地方经济的转型升级。
杭州在智能网联汽车业务的扩展上已经走在全国领先的前列,未来的发展潜力将进一步被激发。各方协同发力,推动智能网联视觉的实现,定将为城市经济带来新一轮的增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