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前夕 AI工具助学争议不断,教育需求变革
时间:2025-02-16 20:00
小编:小世评选
随着新学年的临近,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借助人工智能(AI)应用,例如DeepSeek和豆包等,来完成作业。这样的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与讨论,人们开始思考AI到底是学习中的助力,还是潜在的威胁?
现象描述
在开学前的紧张时刻,许多家长为了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效率,纷纷尝试AI辅助工具。王女士便是其中一位典型的家长。她的女儿即将进入初中,但还未能熟练背诵古诗。面对女儿的困扰,王女士决定尝试豆包App。在输入了诗歌的题目后,该应用快速生成了详尽的解读,并通过语音播放帮助孩子轻松背诵。这一幕引发了许多家长的共鸣。
而对于初一的学生小李DeepSeek已经成为了他完成寒假作文的“得力助手”。他只需输入几个关键词,这款AI应用便能在短短几秒钟内生成一篇逻辑严密、语言生动的作文,令小李感到十分便利。一位来自九龙坡区的父亲张先生则表示,AI工具在家庭作业中也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数学学习中,利用DeepSeek拍照上传作业,便能迅速得到针对性的练习题目,效果显著。
争议声音
尽管AI工具为许多学生提供了高效的学习方式,但它所带来的影响也引起了家长和专家的担忧。有家长忧虑地表示,长此以往,孩子们可能形成依赖心理,导致思维能力的退化。一位评论者指出,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对品格、价值观及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过度依赖AI可能会让学生失去自我探索的能力,成为依赖技术的“空心人”。
也有支持的声音认为,AI符合当前时代对个性化学习的需求。有家长表示,工具的存在是为了提高学习效率,掌握这些技术将是未来教育的趋势。一些专家指出,智能化学习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关键在于如何引导学生保持主动思维与信息甄别的能力。
建议与展望
面对AI工具的广泛应用,教育界的专家们也纷纷提出了建议。重庆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栾晓指出,AI工具的优势在于其强大的信息检索与整合能力,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但他也提醒,尤其是对自控能力较差的学生而言,过度依赖AI可能会导致忽视基础知识的积累。因此,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在引导孩子使用AI时,需保持警惕。
重庆市人民小学校语文教师邹静则认为,虽然AI在语言学习方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发音和对话能力,但学生仍需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情感互动。倘若过于依赖这些工具,孩子可能会感受到学习的乏味,进而影响他们对知识的探索热情。
如何充分利用AI工具以助力教育变革?栾晓指出,要转变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强化跨学科的综合能力。教育方法也需与时俱进,将人工智能基本知识纳入教学内容,开展体验式和项目式学习,以此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要培养孩子的终身学习意识,让他们在不断变化的时代中保持不断适应和学习的能力。
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才。在这种新兴的学习工具冲击下,家长和教师的引导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在科学、合理地利用AI工具的基础上,才能确保在促进学习效率的同时,不让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受到影响。教育需要与时俱进,既要拥抱科技带来的便利,又要警惕其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稳步推动教育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