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加大投资布局人形机器人市场,行业巨头纷纷追逐未来科技风口
时间:2025-03-13 00:10
小编:小世评选
在2025年,人形机器人已成为各大科技公司争相追逐的热点市场。随着OpenAI、蚂蚁金服、华为、小米、蔚来等企业逐步进入这一领域,Meta也决定加大对人形机器人技术的投资。Meta在其虚拟现实实验室Reality Labs内设立了专门的机器人研发团队,由前通用汽车Cruise自动驾驶部门的CEO Marc Whitten引领,计划在今年招聘100名工程师,显现出其对人形机器人行业的重视。
Meta的目标不仅限于技术研发,还包括跨企业合作。Meta正与宇树科技、Figure AI等知名机器人公司展开沟通,以探讨可能的合作机会,这显示出Meta看到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的结合带来的巨大潜力。AI技术在Meta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Ray-Ban Meta的成功同样证明了利用前沿硬件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布局,可以视为Meta布局新一代硬件产品的前瞻性策略。
摩根士丹利在最新发布的报告中指出,人形机器人将成为未来十年科技投资的最大主题之一。高盛预测,到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1540亿美元,相当于约1.115万亿元人民币。这一预测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瞄准此市场,特别是家庭应用领域成为了各大企业竞相布局的香饽饽。
Meta的战略则明确指向家庭市场,旨在开发能执行家庭日常任务的智能机器人。尽管Meta当前不会直接推出相关产品,而是选择与其他企业合作,然而其在AI和AR/VR领域的技术优势使其在机器人技术研发中具备天然的竞争力。Meta的首席技术官Andrew Bosworth在内部备忘录中表示,公司的新机器人产品研发目标是充分发挥现有技术的潜力,利于提升机器人功能。
在这方面,Meta正在推进两大重要项目:是PARTNR人机协作研究框架,它专注于人类与机器人在家庭环境中的协作方式,设想机器人在清洁、烹饪等家务中协助人类。PARTNR项目的首批测试任务已经在波士顿动力公司的Spot机器人上进行,并为之后的机器人训练提供了数据支持。
Meta正在探索如何利用AR/VR技术来训练机器人。与UCSD和MIT的华人团队合作开发的Open-TeleVision框架,通过沉浸式的体验使操作员与机器人之间的互动更加精准。这种方法不仅能提高机器人的动作复刻能力,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操作者思维向机器人的及时传输。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人形机器人市场的开发,市场的火热氛围不断升级。华为、小鹏、蔚来等企业在内的科技巨头纷纷加码这一领域,导致了资金的激烈竞争。根据IT桔子数据统计,2024年仅国内人形机器人领域便发生了56起融资事件,总金额超过50亿元,投资活跃度显著提升。各大企业纷纷传递出对人形机器人市场的极高期望,2025年更被视为人形机器人规模化生产的关键时机。
在这一景象的背后,高盛等分析师仍然提醒市场的冷静。尽管人形机器人备受关注,但技术的瓶颈依然存在,目前的人形机器人在感知、决策及执行等多个关键环节都与人类还有较大差距。业内专家普遍预测,在未来2-3年内,人形机器人难以达到与人类同等的工作效率,其广泛应用可能要到5-10年后才能实现。
在科技公司追逐人形机器人市场的浪潮中,Meta凭借其在AI和AR/VR领域的技术积累和市场理解,正试图在未来的智能家居革命中占据一席之地。在这一过程中,尽管机遇与挑战并存,各大巨头对于人形机器人的期望和规划推动了行业的快速发展。未来几年内,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熟,人形机器人有望在家庭和工业领域实现实质性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