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国两会闭幕: 经济增长与人工智能成焦点
时间:2025-03-11 22:50
小编:小世评选
北京3月11日电,综合多方消息,中国全国两会于昨日圆满落幕。在此次会议上,经济增长目标、民营经济以及人工智能(AI)等问题成为了媒体报道的重点,展现了中国对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的坚定信念。
在为期一周的会议中,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于11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闭幕。与会者不仅讨论了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政策,还聚焦于当前面对的各种挑战和机遇。多项报道指出,从这次两会中,可以看出中国在经济平稳增长和科技革新方面的响亮声音。
根据巴基斯坦《论坛快报》的分析,中国政策制定者为2025年设定了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如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约5%、居民消费价格涨幅约2%以及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约3%。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在面临全球经济不确定性时,依然展现出强大的韧性与潜力。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共同社指出,中国已连续第三年将2025年GDP增长目标设定为5%左右,而这一目标在2024年已经得以实现。这似乎反映出中国在经济结构优化及调控能力方面的渐渐成熟,增强了国内外对中国市场的信心。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则提到,“信心”成为了此次两会的重要主题。会议期间,代表们频繁提到这一词汇,反映出对未来经济形势的积极态度。这种信心不仅体现在政策层面,街头巷尾的对话中,国产新能源汽车的流行以及票房大热的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共鸣出了公众对中国经济与文化崛起的信心。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深度求索(DeepSeek)的成功应用,已经成为许多人日常生活中的话题,标志着科技融入生活的深入。
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关注到,工作报告中重申了对民营经济的支持,强调要保障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这被视为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商业环境。与会的经济官员也对科技创新表达了强烈支持,计划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及增强对科技企业的各项支持措施,这为民营企业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更多信心。
人工智能的主题在此次两会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路透社报道称,工作报告中首次将“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纳入重要内容,这显然反映出中国在推动科技创新,特别是人工智能领域迈出了坚定的一步。未来的产业热点如生物制造、量子科技以及6G等,都被规划成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广东和江苏两个经济大省的代表团在会议上讨论人工智能的热潮引起了外界的关注。据《联合早报》报道,在为期三小时的会议中,代表们对人工智能在低空经济、机器人、制造业、新能源、教育等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深入探讨,充分展现了AI技术赋能各个产业的广阔前景。
马来西亚《星报》还刊载了全国政协委员、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的文章,强调“人工智能+”行动的实施,使得人工智能成为推动新型生产力的重要动力。越来越多的地方和企业积极采用大模型系统,助力数字化转型与创新升级。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也对两会的相关讨论表示关注,指出中国将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努力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有机结合,并且大力推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智能手机、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的发展。
,欧洲《现代外交》网站也提到,AI、机器人等创新产业在中国迅速崛起,成为当今的热门话题。DeepSeek及人形机器人等创新成果,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反映出人们对中国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发展的期待。
在这次全国两会中,经济增长依然是重中之重,而人工智能的崛起成为了引领未来的重要力量。各方关注的焦点不仅在于经济指标的调整,更在于如何通过科技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这场盛会为中国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展现了中国在新时代背景下所具备的前瞻性和决策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