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冯丹呼吁加速大模型推理应用以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5-03-08 20:00
小编:小世评选
在2023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冯丹就人工智能的发展问题提出了重要的建议。她指出,当前全球人工智能发展的竞争已进入以大模型为核心的“智能密度”新时代,因此,加快大模型推理的应用是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在我国逐渐蓬勃发展,尤其是在大模型领域,越来越多的企业投入到这一创新潮流中。根据冯丹的介绍,目前我国的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已经超过4500家,涵盖了智能芯片、开发框架以及通用大模型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强大的创新能力和市场潜力。
不过,冯丹同时提醒,我们当前在大模型推理应用上依然面临不少挑战。例如,许多行业在大模型推理方面存在定制化困难,推理的成本相对较高,以及推理标准尚未统一等问题。这些挑战制约了大模型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产业化进程。因此,我们有必要通过政策引导、技术创新和标准建设来推动大模型推理的全面发展。
在政策引导方面,冯丹建议应制定行业数据存储要求和流通规则,构建行业适配框架和工具,以便加快特定行业的应用推广。针对技术创新,她提议设立新一代AI算法和存储技术的重大专项,确保关键技术的持续发展,以提升我国在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力。
强化标准化建设同样至关重要。冯丹指出,应该建立符合中国行业应用的推理评估体系,帮助我国掌握标准的制定权和话语权。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拥有自己的标准将使我国在全球行业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
冯丹认为,“数据”是人工智能的基石,而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数据生产国。虽然数据的规模在不断扩大,然而在数据的采集和存储方面仍然存在问题,具体表现为部分数据产出后未即时采集、采集后未及时存储等情况。这直接影响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质量与效率。
她建议,应加快国家数据资源储备战略规划的制定,实施存力量中心建设工程,确保数据资源的有效存储。同时,设立专门的技术专项,以支撑广大企业改进数据存储能力和管理水平,从而推动我国在数据大国向数据强国的转型。
冯丹的倡议反映了对于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前景的深刻思考,同时也展现出对推动人工智能行业健康发展的强烈责任感。她希望通过合理的政策引导、不断的技术创新和有效的标准建设,能够在不久的将来实现大模型推理应用的全面落地。
在当前全球科技竞争加剧的环境下,抓住区域经济与技术发展的机遇,加速大模型推理的应用,不仅是推动我国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需求,更是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考量。未来,随着大模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行业受益,推动社会生产力的提升和生活质量的改善。
冯丹的建议为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方向。通过政策、技术及标准的三重驱动,我们有望在大模型推理应用的广泛推广中,进一步巩固国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导地位,推动相关行业的创新与发展,实现更高质量的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