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安卓手游下载、分享游戏攻略、电脑硬件资讯、数码科技最新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硬件资讯 > 中国政协委员呼吁建立人工智能体技术标准与治理框架

中国政协委员呼吁建立人工智能体技术标准与治理框架

时间:2025-03-08 01:30

小编:小世评选

在全球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人工智能体(AI Agent)以其自主决策和多模态交互等特性,正迅速改变各行各业的创新生态。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工商大学党委书记陈晓红在近期的会议上指出,尽管人工智能体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但我国在这一领域仍面临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为了确保人工智能体的健康发展,陈晓红呼吁加快构建统一和前瞻性的技术标准体系以及完善的治理框架,为新质生产力的激发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并提升中国在全球人工智能治理中的话语权。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报告(2024)》,截至2024年6月,中国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用户规模已达2.3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6.4%。这一数据显示出人工智能技术在中国的广泛应用和迅速普及的趋势,然而伴随而来的技术标准和伦理安全问题也更加凸显。

陈晓红认为,当前人工智能体的发展面临几大挑战,其中包括关键技术标准滞后、伦理安全规范薄弱以及评估与监管体系的缺失。为了应对这些问题,她提出了三项具体建议。

需要建立健全人工智能体的标准协调体系。她建议设立国家级的人工智能体标准化协调机构,专门负责制定涵盖算法、模型开发、数据管理等方面的统一技术标准。这不仅能够提升技术开发的一致性,也将有助于推动企业和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形成良好的技术创新氛围。

陈晓红强调构建完善的人工智能体风险评估体系的重要性。她提出应制定涵盖设计、训练、运行等各阶段的技术评估标准,并建立常态化的安全检测与审核机制,以确保人工智能体在实际应用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这一措施将帮助在技术部署前识别潜在风险,避免因技术缺陷引发的安全事故,对于保护用户和社会的整体利益至关重要。

第三,针对人工智能体的伦理问题,陈晓红呼吁明确相关的伦理准则。这些准则应包括公平、公正、透明的数据使用和决策规则,明确责任主体,确保所有参与者在技术开发与应用中的权利和义务得到有效保护。随着人工智能日益融入社会生活,伦理问题逐渐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因此建立明确的伦理规范对于维护社会信任和促进技术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完善国内标准与框架的同时,陈晓红还强调了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她鼓励国内行业机构和企业牵头参与国际技术规范的制定,增强中国在未来全球标准中的话语权。面对全球化的人工智能产业竞争,加强与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对话交流,将为中国提供在全球人工智能体产业链中提升影响力的机会。

人工智能体的发展是一个引人注目的时代课题,陈晓红的呼吁为中国在这一领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随着人工智能体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逐渐拓宽,建立一套完整的治理框架与技术标准,将为未来的人工智能体发展提供稳定的基础和保障。

而言,人工智能体技术的标准化与治理框架的建立,对中国的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在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认真落实陈晓红委员的建议,将有助于推动我国在这一新兴领域的崛起,提升我们的国际竞争力与话语权,而这正是构建未来科技生态的必由之路。随着更多相关政策的完善与实施,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塑造一个更加安全、透明且高效的人工智能体发展环境。

精品推荐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更多

热门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