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强调中美应合作发展人工智能技术
时间:2025-02-04 10:50
小编:小世评选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近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记者会,强调了中美两国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领域合作的重要性。在此会上,傅聪提到,作为当前在人工智能领域最为领先的两个国家,中美应当共同努力,以推动技术进步和避免相互间的无谓竞争与冲突。
中国是本月的联合国安理会轮值主席国,傅聪在记者会上介绍了安理会议程,并对媒体关心的许多问题进行了回应。当被询问到近期备受瞩目的中国人工智能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发布的模型时,傅聪指出这一技术的发布引发了全球的关注及部分国家的担忧,特别是美国的反应。他认为,这反映了技术限制政策无法根本解决问题,呼吁全球尤其是美国必须接受这一现实。
傅聪表示,针对美国对中国科技公司的禁令政策,“我们不需要更多的禁令”,并直言中美双方应当放下成见,寻求合作。他指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如何实现负责任的科技应用和发展,是全世界面临的共同任务。他提到,人工智能将对国家、社会和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中美两国作为在该领域的领军者,承担着重要的责任。
他强调,只有通过合作,中美才能够有效地弥合数字鸿沟,实现人工智能技术的普惠性发展。傅聪提到,特别是对全球南方国家而言,合作将有助于在技术发展过程中保证平等待遇,使这些国家能够同样受益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
近期,美国对中国科技公司的各种限制措施更是引发了不小的争议。例如,在DeepSeek发布其模型之后,美国迅速启动对其的国家安全调查,并对使用该AI模型的行为发出警告。这些措施不仅被一些分析人士解读为对技术进步的恐慌反应,也引发了美国国内对科技封杀政策的广泛讨论。
在此背景下,傅聪质疑道:“从华为到TikTok,再到DeepSeek,美国还想禁多少?”这一问句不仅质询了美国的锁国政策,更揭示了全球在面对新技术时需开放合作的必要性。他指出,禁止和遏制不会带来真正的安全,反而可能导致科技发展的停滞与倒退。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也在相关场合对美国的禁令政策作出了回应。他认为,美国对人工智能出口的管控措施是对国家安全概念的泛化和滥用,属于对中国科技的恶意打压。对此,中方表示坚决反对,呼吁与各方合作,建立一个开放、包容并非歧视性的人工智能发展环境。
事实上,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演进,其应用范围已经逐渐渗透到各行各业,包括医疗、制造、金融等多个领域。若没有国与国之间的紧密合作,技术进步的红利将难以共享,全球性的问题如气候变化、公共健康和经济不平等等,也将难以有效解决。
傅聪的讲话不仅为中美两国的未来合作指明了方向,也为希望在技术进步上实现和谐共赢的全球视野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在快速变化的科技大潮中,各国应当认识到,推动人工智能领域的国际合作,不仅有利于各自国家的发展,也同样能为全球带来更多的机遇与合作空间。
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进步,中国和美国在这一领域的竞争与合作,将深刻影响未来全球经济和社会的走向。傅聪在会议上明确指出,中美双方应摒弃对立与冲突,携手应对挑战,以人工智能的力量推动更广泛的发展与繁荣。这正是当前全球科技发展所需的智慧与担当,也是对未来美好愿景的共同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