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发布“双计划”,加速AI与智能机器人产业布局,迎接杭州科技挑战
时间:2025-03-04 07:00
小编:小世评选
随着杭州在数字经济浪潮中涌现出一批如“六小龙”般的科技新兴力量,深圳,这一以制造业和硬科技闻名的城市,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挑战。为应对这一局势,深圳市于3月3日发布了一系列重要行动计划:包括《深圳市加快推进人工智能终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6年)》、《深圳市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以及《深圳市有力支持发展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行动计划(2025—2027年)》。这些计划的出台,标志着深圳在加速融入全球科技生态体系的战略布局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全面部署AI与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路线图
根据发布的行动计划,深圳市将集聚至少10家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人工智能终端企业,力争使人工智能终端产品的年产量突破1.5亿台;同时,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的规模预计在2027年前达到1000亿元。深圳市计划以每年超过20%的速度增长,设立10个以上创新孵化器,以促进AI与机器人产业的集聚与合作。
具体在人工智能终端领域,深圳有意推出超过50款的爆款产品,涵盖手机、PC、大模型一体机和可穿戴设备等多个高科技领域。同时,在智能制造、智慧金融、智慧城市等领域,深圳也将创造超过60个典型的应用场景,进一步彰显其在创新与应用的双重优势。而在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深圳将重点支持核心零部件的研发,致力于形成超过1200家的产业集群。
重视瞪羚与独角兽企业的成长
深圳市强调,发展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是实现科技崛起的重要支撑。根据《深圳市有力有效支持发展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行动计划(2025—2027年)》的规定,深圳市将建立梯度培育机制,聚焦未来产业和“20+8”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全面提升企业发展质量。深圳市还将借助多渠道挖掘资源,整合金融支持、市场要素与人才引进,全力营造有利于企业成长的各项条件。
构建强大算力基础设施
在推进人工智能相关产业的同时,深圳还将着重打造算力基础设施。根据《深圳市加快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市行动计划(2025—2026年)》,深圳计划打造多个算力高地,并实施“算力飞地”战略,构建全覆盖、低时延的算力网络。这一举措将在很大程度上推动新兴技术的应用与落地,从而进一步提升深圳在全球科技行业的竞争力。
应对杭州的科技挑战,深圳不遗余力
杭州今年凭借里程碑式的高科技企业,如DeepSeek和宇树机器人等,迅速跻身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行列。这一变化自然引发了其他一线城市的警觉与反思。深圳市委书记孟凡利在走访调研深圳的AI与机器人企业时,对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的巨大潜力表示了高度重视,强调了这是深圳市力图培育壮大的重要产业集群。
相比之下,深圳的优势在于其深厚的制造业基础和强大的硬科技实力。华为、腾讯、大疆等行业龙头企业,不仅带动了整个城市的技术创新,还形成了强大的生态协同网络,让深圳在科技产业中展现出极强的竞争力。
创新底气与人才争夺战
深圳的科技产业不仅仅依赖于少数龙头企业的带领,更在于整个产业链上中小企业的努力。这些企业不仅专注于技术研发,还积极参与到产业生态的构建中,通过成熟的合作网络及积累的行业经验,加强了深圳在全球技术市场中的地位。
同时,深圳对人才的争夺也越来越激烈。在《深圳市有力有效支持发展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行动计划》中,市提出了通过多种方式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支持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融合发展,鼓励高校与企业联手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针对创业人才,深圳市还推出了一系列政策,例如为在深圳就业或创业的人才提供住房保障等,营造相对宽松的创新创业环境。
在中国科技版图的快速演变中,硬科技的发展不再是单一城市的任务,而是全国范围内的集体努力。在这个过程里,深圳的“双计划”不仅是以实际行动向杭州市的科技发展挑战发起有力回应,更是深圳在航行于全球科技浪潮之中奋勇向前的坚定决心。作为科技强市的代表,深圳正以开放的姿态、 勇于创新的精神,携手打造更加智能、更加高效的产业生态,将引领中国未来的科技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