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发布2024人工智能全球治理报告:推动包容共治与多方合作
时间:2025-03-01 21:30
小编:小世评选
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联合国最新发布的《为人类治理人工智能》报告,该报告由人工智能咨询小组整理,覆盖了当前全球人工智能治理的现状、挑战及未来的发展路径。报告共28页,旨在为各国及相关主体提供一个切实的治理框架,确保人工智能技术在正确的方向上为人类利益服务。
一、全球治理合作现状
报告对当前的人工智能治理合作现状做出了详细分析,强调以下几个核心原则:
1. 包容共治:这一原则的提出,主要是为了应对技术发展中的排斥性问题,确保不同国家和人群能够平等地享受人工智能带来的好处。
2. 公共利益导向:强调治理工作的规范性,以确保所有行动都围绕着服务公共利益展开。这要求各国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必须优先考虑公共福祉。
3. 数据治理协同:报告提到了数据治理与人工智能的协同关系,强调对数据的合理使用和管理,旨在保护个人权益并促进公平竞争。
4. 多方协作:为了实现更广泛的参与,报告呼吁不同层面的主体共同合作,形成治理合力。
5. 立足国际承诺:时刻把人权和国际公约放在治理的核心位置,确保技术发展的方向符合人类共同价值观。
二、机制与进展
在治理机制方面,报告指出,尽管已有诸多文件和举措包含了多种主体和合作层面,但对原则的实际落实仍需加强。治理框架的原则已逐步明确,并通过建立多边合作机制和多国联合基金来提供支持,这是向实际建设迈出的重要一步。
三、治理合作面临的挑战
尽管取得了一定进展,报告也不遗余力地指出了当前治理合作所面临的一系列挑战:
1. 代表性不足:许多倡议缺乏广泛的间代表性,这使得国家间的参与不均衡,从而影响制度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2. 协调性不足:各地区之间的倡议难以有效衔接,缺乏统一的全球性协调机制,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应对全球性挑战的能力。
3. 实施性不足:承诺转化为行动的缺口显著,许多国家内部及其间在推动人工智能以服务公共利益方面动力不足,加之相关网络和资源的匮乏,使得形势更加复杂。
四、推动治理合作的路径
面对这些挑战,《为人类治理人工智能》报告提出了一系列务实的合作路径,以期加强全球范围内的治理能力:
1. 建设国际人工智能科学小组:该小组将由多学科专家组成,通过发布报告和研究摘要,促进科学合作,从而解决治理中的代表性和协调性问题。
2. 发起更多政策对话:通过联合国召集各方,每年举行两次多边对话,以此强化各国合作,共享经验,基于科学发现制定政策框架。
3. 创建人工智能标准交流中心:该中心的设立将汇聚各方力量,以制定相应标准,解决当前标准建设的缺陷,促进技术与伦理的协调发展。
4. 构建能力建设组织协调网络:通过连接联合国的合作中心,提供必要资源,推动区域和全球的能力建设,培养人才,刺激创新。
5. 设立全球人工智能基金:该基金的目的在于弥合技术和治理之间的鸿沟,可以投资于共享基础设施、模型算力生态、通用数据集及相关研发。
6. 完善数据训练治理框架:报告建议形成数据训练的共识,提升数据的透明度,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并建立起数据保护的“防护栏”。
7. 设立联合国人工智能办公室:该办公室旨在整合联合国系统内的流程,支持相关治理工作,并促进各方的协作,从而推动全球人工智能治理与联合国更高目标的一致性。
《为人类治理人工智能》报告对当前人工智能全球治理的现状作出了深刻剖析,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我们面临的挑战不仅限于技术层面,更涉及公平、安全和伦理等众多复杂问题。积极采纳报告的建议,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和对话,推动包容共治,将是未来提升全球人工智能治理水平的关键。希望在不远的将来,人工智能能够更加更加安全、透明、公正地造福人类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