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安卓手游下载、分享游戏攻略、电脑硬件资讯、数码科技最新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硬件资讯 > 北京发布具身智能科技创新计划 致力2027年打造全球高地

北京发布具身智能科技创新计划 致力2027年打造全球高地

时间:2025-03-01 20:20

小编:小世评选

2023年2月28日,北京市新闻办召开专场新闻发布会,正式推出《北京具身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培育行动计划(2025—2027年)》。这一计划为北京未来三年在具身智能领域的发展描绘了清晰的“施工图”,目标是在2027年前将北京建设成为全球具身智能技术的创新高地。

当前,人工智能革命正在全球范围内深刻改变产业结构和创新格局。数据统计显示,北京市现有约2400家与人工智能相关的企业,其中不乏36家独角兽企业。预计到2024年,北京人工智能核心产业的规模将突破3000亿元,提前实现预定的发展目标。这彰显了北京在科技创新上的强大实力与发展潜力。

具身智能作为实现通用人工智能的重要途径,已经被视为实现科技竞争新高地的关键所在。北京市的“天工”机器人项目不断升级,具身智能大模型的研发持续推动。同时,全国首个具身智能创新产业园在中关村的落成,为这一领域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2025年伊始,北京在具身智能领域火花四射,取得了一系列积极进展。

北京市科委及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刘卫华指出,北京已成为全国人工智能发展的高地,并在业内发挥了示范与引领作用。基于这一良好基础,北京将目光延伸至人工智能的下一代技术前沿。具身智能被定位为这个新产业布局的重要赛道。刘卫华强调,北京具身智能产业的基础良好,不仅拥有多支高水平研发团队,还有初创企业和潜在独角兽企业的涌现,并具备科研教育、工业制造和商业零售等适合具身智能应用的场景。

在推进具身智能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中,北京市已实施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包括技术攻关、生态构建和场景落地等方面的措施。市经信局副局长苏国斌表示,北京在“脑—小脑—本体”的技术协同创新路径上,初步形成了具身智能技术从实验室研发到规模应用的转变阶段。市还建立了一支总规模达1000亿元、存续期十五年的投资基金,重点支持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等未来产业的发展,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关键技术攻关和产业化项目的实施,并加快形成高能级的创新,推进产学研的协同发展及国际合作。

根据市发展改革委二级巡视员夏翊的介绍,北京正在积极推动大规模智算集群的建设,已成功建设多台万卡级以上的计算集群。人工智能数据运营已经上线,开放共享多个具身智能数据集,为未来的具身智能大模型的训练提供了有力支撑。

北京市相继搭建起多项重点实验室,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级实验室近30%在京落地,并已认定出首批23家人工智能领域的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前瞻性地布局了4家新型研发机构,致力于推动具身智能前沿技术的创新,围绕多模态大模型、具身大模型及仿真等技术,力求在这一领域实现国际领先的成果,夯实具身智能的核心技术基础。

《行动计划》明确提出,从技术创新、支撑、场景牵引及生态优化四个维度推动具身智能的发展。它将重点关注多模态融合感知技术、“大脑”大模型、“小脑”模型技能库、机器人运动控制等关键技术,通过产学研协同攻关,加强新型研发建设,以解决高质量数据供给、关键零部件、机器人本体中试服务及在真实场景中的性能差距等问题。还通过系列应用场景的开放,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向日常生活的快速落地,提升人机共生环境的用户体验。

《行动计划》进一步强调充分发挥具身智能在科研教育、工业商业及个性化应用场景中的赋能作用。按照成熟度逐步推动开发者生态的扩大,在汽车制造、工业焊接及煤炭矿业等领域联合研发和规模化应用,前瞻性探索家庭服务及养老助老等场景中的人机共生解决方案。

下一步,北京市将以《行动计划》为牵引,紧紧抓住人工智能技术的前沿,充分利用北京的创新资源,加强各部门间的协作与资源整合,推动具身智能技术的创新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同时,积极营造开放合作的产业生态,吸引更多优质的国内外资源参与到北京的具身智能产业发展中来,为实现全球领先的具身智能技术基座而努力。

精品推荐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更多

热门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