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技术掀起中小学教育变革新风潮
时间:2025-03-01 15:10
小编:小世评选
近年来,人工智能(AI)技术在各行各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在教育领域,引发了重大的变革与创新。在全国范围内的中小学中,AI技术的引入逐渐成为常态,新的教育模式和理念应运而生,给师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学习体验。
在河北省邯郸市的一所小学,学生们在与机器狗进行互动时,兴奋而好奇,向AI助手DeepSeek提问各种问题。春晚同款的人形机器人走进校园,更是让学生们惊叹不已。面对新学期的教育改革,AI的应用成为了热门话题,教育工作者们纷纷探讨其对教育体系和教学方法的影响。
业内专家一致认为,人工智能的引入不仅是技术的革新,更重要的是教育理念和模式的深刻变革。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数字教育研究所副所长曹培杰指出,随着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快速发展,教育必须发生转型,从“工业化教育”向“智慧型教育”演进。未来的教育场景将不再局限于“一个老师、一群学生、一间教室”的传统形式。AI的引入能拓展教育的边界,使学习空间变得更加丰富多样。
这场教育变革将带来三大显著改变:是学习场所的广泛性,人工智能将促使学习不再拘泥于教室,这种“泛在智能”的学习空间将成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方式也将发生根本转变,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模式将被大规模的因材施教所取代,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展开个性化学习;,这种转变还将影响学校的管理模式,向精准智能管理服务过渡,为教育管理者提供数据驱动的决策支持。
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进一步强调,人工智能的推动不仅仅是工具的升级,更是教育系统底层逻辑的重构。他提到,AI能够赋能教师提高教学精准度与效率、帮助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以及实现教育管理的智能化。
随着AI技术在教学中的逐步成熟,教师与学生的教学支持也在不断演化。许多学校已经开始将生成式人工智能纳入日常教学。华东师范大学的施洪亮校长表示,学校通过与AI共同开发的科创课程,有效地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果。而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学生张洪铭则认为,AI提供了个性化学习的思路,使他在专业学习中取得了显著提高,提升了学习效率和质量。
尽管人工智能为教育带来了许多新机遇,但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在AI快速发展的时代,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培养适应这一变化的人才。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强调,教育不能仅仅追求分数与升学率,而应围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能力,如思辨能力、实践能力和合作能力等,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显著变化。教育工作者们期望借助AI技术减轻师生负担,让他们能够更多地参与到探索性和创新性的实践中去,关注真实问题的解决。支梅校长提到,借助学生可以自主设计猫窝并考虑如何避免其他流浪猫的侵占,这种实践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也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
专家们也提醒我们,在推广AI教育的过程中,教育理念的更新十分重要。一些学校在应用AI技术时可能陷入误区,过分依赖AI收集数据,以提高应试效率,而忽视了教育本身的目标。曹培杰认为,真正的因材施教不应仅限于知识层面,还需全面改革育人目标、教学模式及评价方式,从而适应现代教育的需求。
人工智能正以不可逆转的趋势改变着中小学教育的面貌,它带来的不仅是技术的升级,更是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和管理模式的全面洗牌。未来,教育工作者需紧密聚焦在AI赋能教育中的机遇与挑战,秉持“姓教育”而不仅是“姓技术”的原则,真正把握这次教育革命的核心,为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人才而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