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少年自学组装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 体验科技创新乐趣
时间:2025-02-27 22:10
小编:小世评选
在武汉的一所学校里,一位年轻的创客正在以其勇气和创意,推动着科技创新的潮流。王泽恺同学,武汉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九年级国际班的一名学生,凭借自学的热情和对电子元器件的浓厚兴趣,成功组装了一个名为Deepseek的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令他的同学们惊叹不已。
自学之路,点滴积累
王泽恺对电子科技的好奇心源于他的日常生活。当他无意中发现了一些使用ESP32制作AI聊天机器人的教程时,心中便萌生了复刻一个Deepseek机器人的想法。他迅速在网上下单购买了相关材料,并在材料到达后的短短两个小时内将其组装完成。这一过程不仅考验了他的动手能力,也让他在实践中学习到了许多电子元器件的知识。
制作单片机是一个复杂而充满挑战的过程,涉及硬件设计、软件开发以及调试测试等多个步骤。王泽恺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学习能力,他之前自学了大学《电子元器件》的基础课程,对各种电子元件有了基本的了解。这为他的组装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解决问题,探索未知
在组装过程中,王泽恺并非一帆风顺。他遇到不少困难,由于第一次购买的扬声器声音效果不佳,他不得不重新选择。在过程中,他再次面临了插头不匹配的困境。面对挑战,王泽恺丝毫没有气馁,而是通过查资料并尝试剪掉插头、重新接线来解决问题。他成功调试好麦克风线路,并实现了与Deepseek的首次对话。在那一刻,他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这种经历不仅增强了他的动手能力,更深刻地体验到了创新的乐趣。
创意无限,热忱不减
王泽恺的班主任魏明森老师对这位学生的创造力赞不绝口。他表示,在教室里,几乎没有王泽恺没有拆解过的物品,课桌、计算器乃至电蚊拍都难逃他的“魔爪”。虽然有时这些行为显得有些“淘气”,但是魏老师深知这正是王泽恺探索世界和学习实践的一种方式。在王泽恺的推动下,学校的3D打印社也不断蓬勃发展,他更是积极发起成立了信息技术社,召集其他同学共同探索硬件与软件的结合。
他的兴趣和追求并不仅限于电子元器件。王泽恺在转到国际班之前,英语成绩并不突出,但他在兴趣的驱动下,开始加倍努力练习口语,现在他的英语成绩名列班级第一。这也说明了,一个人的兴趣如果得到正确引导,能够让他们在各个方面实现大的突破。
科技创新,教育理念的新体现
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看到像王泽恺这样的小小创客乐于从课本里走出来,主动探索自己的兴趣,令人十分欣慰。王泽恺制作人工智能单片机的初衷,最初不过是想为同学们制作一个“小玩具”,这与三十年前学生们自制贪吃蛇游戏的心态如出一辙。教育应鼓励孩子们去尝试与探究,真正的学习不仅在于结果,更多的是过程中的思考与探索。
武汉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张波涛教授对此表示赞同,认为中学生们组装单片机固然有一定的难度,但同时也催人奋进。尤其在人工智能产品逐渐改变生活方式的当下,年轻一代更应该主动去感知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王泽恺以Deepseek为代表的人工智能产品,的实现速度和创新程度,是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无法想象的。他所展现出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折射出科技发展为教育带来的新机遇。
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王泽恺这样的年轻创客是未来的希望所在。在他的故事中,我们不仅看到了一个少年对科技的热爱,更看到了教育应有的支持与鼓励。希望未来,会有更多的孩子在探索的路上燃起激情,创造出属于他们的科技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