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信学会与中国移动发布自智网络白皮书:探讨技术进展与政策
时间:2025-01-25 06:50
小编:小世评选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自智网络逐渐成为通讯领域的热门话题。为了厘清这一新兴领域的发展现状及未来方向,中国通信学会与中国移动研究院于近期联合发布了《自智网络前沿技术白皮书》。该白皮书全面分析了自智网络的技术进步、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为行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引。
自智网络主要是依托自动化和智能化运维技术,提升客户体验并增强运维效率。白皮书中指出,自智网络的目标架构涵盖多个层次和闭环,展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尽管全球范围内自智网络产业的布局日趋积极,但在技术研发与实际应用落地方面依然面临诸多挑战。这些挑战包括:网络能力配套不足、缺乏核心技术的支持、以及建设规模价值所需的体系缺乏协同。
在全球范围内,各国纷纷意识到自智网络的重要性,并开始制定数字化及人工智能发展战略,推动自智网络相关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美国、欧盟、德国和日本等国家在推进5G和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方面政策支持力度显著加大,同时也加强了数据安全与监管。在标准制定方面,多个相关组织和开源社区也在开展自智网络标准的研发工作,尽管在愿景目标架构、专业技术、分级评测等领域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各领域标准的协同依旧不足,制约了自智网络的全面推广。
我国在推进5G与人工智能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为自智网络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国内的标准组织和产业联盟积极在自智网络标准体系方面开展布局,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跨领域的标准协同依然有待加强。我国的自智网络产业生态相对完备,上游在通信网络的建设方面具备领先优势,此外AI芯片在某些领域亦有突破,但高端芯片的研发还需进一步提升。在中游的开发框架及开放方面,国内具有竞争优势,但在算法理论的突破上仍显不足。下游方面,运营商的网络智能化水平已经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诸多设备厂商的协作推动了市场应用的落地。
白皮书也展示了国内运营商及设备厂商在自智网络建设中的积极作为。各方在提升网络元件智能能力、采用统一战略、推动网络AI应用创新试点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果,已经出现了诸多成熟的商用案例。为了实现自智网络的愿景,各方需多方发力,特别是在核心算法的研发、智能化应用的分层构建、通用型的推广及智能基础支撑业务创新等方面。
当前在自智网络智能化能力建设上,仍然存在诸多工程难题。例如,感知、诊断、预测和控制等方面的基础支撑不足,实时动态感知的算法需求、跨层关联分析的探索都需要进一步的技术攻关。核心技术突破面临着环境、知识与数据的原料缺乏问题,创新能力的发展需要灵活的网络环境来支撑。同时,知识的标准化表达和共享,以及数据的标准化开放与有效治理也亟需完善。实现规模价值的挖掘,则需要统一的来满足共性需求,协同产业标准体系和建立评测规范,以促进体系化的协同。
在政策建议方面,白皮书提出了多个可行的方案。在技术政策层面,应引导产学研用的协同合作,助力核心算法的突破,构建网络AI的关键架构,以实现工程能力的提升,同时发展开放的创新,降低协同创新的门槛。在产业政策方面,建议优先建设国内产业并同步引领国际布局,加强跨行业的合作以推动创新应用的发展。同时,出台数据合规政策,鼓励规范的数据开放,有助于推动自智网络的整体进步。
《自智网络前沿技术白皮书》的发布,为我国自智网络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技术与政策的双重支持。在全球数字化发展浪潮的背景下,自智网络的标准化与协同促进将是各国共同面临的挑战,唯有各方携手发展,才能共同推动自智网络产业的繁荣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