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政府发布“史上最严厉”AI出口管制措施 引发全球强烈反对
时间:2025-01-15 19:10
小编:小世评选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在距离卸任仅剩一周的关键时刻,美国拜登于1月13日宣布了一项针对人工智能(AI)领域的出口管制新规,这项政策被称为“史上最严厉”,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强烈反响和广泛质疑。此次行动不仅加强了对大多数国家的人工智能技术和芯片的出口限制,还扩展了美国对与中国正常贸易的干预,形成了明显的“长臂管辖”。
根据美国的公告,这项新规设立了对AI芯片出口的三级许可制度,意图限制包括中国在内的国家获取先进技术以维护美国的安全和经济利益。第一级对象是七国集团及部分盟友,这些国家的出口不会受到限制;第二级对象则包括新加坡、以色列等约120个国家,出口将面临数量和许可的限制;而第三级则是中国大陆及其他少数被视为对手的国家,出口几乎完全禁止。
美国在新规发布后的反应显示出其立场的强硬。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表示,这项措施旨在确保美国在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的主导地位,并确保相关技术只由美国及其盟友掌握。这种政策引起了诸多国家的关切和反对,许多国家认为这不仅是对市场规则的侵犯,也是对国际经贸秩序的严重破坏。中国外交部已表态强烈反对,并承诺将采取必要措施保护中国企业的正当权益。
对此,以色列、欧盟等国也表达了不满。以色列《以色列时报》指出,拜登的措施将严重影响其在全球高科技领域的竞争能力,而欧盟则表示,所有欧洲国家都是经济机遇,而不是安全风险。此举引发了包括盟国在内的广泛质疑,认为美国的单边行为破坏了全球合作的基础。
在美国国内,亦有多家科技公司对这一新规表达强烈不满。芯片制造巨头英伟达在公开声明中指出,这些措施不仅会威胁全球创新和经济增长,也无助于美国的安全,反而削弱了美国在全球的竞争优势。多家产业协会也对政策出台的方式表示失望,认为在没有充分听取行业意见的情况下匆忙推出重大政策,将可能给美国经济带来长远的负面影响。
从更广泛的视角看,拜登此举在中美科技竞争的大背景下显得尤为敏感。众多观察家认为,美国的这些限制措施是出于对中国在AI和高科技领域快速发展的焦虑。正如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吕祥所言,拜登在临近卸任时采取的极端措施,既是为了巩固其政治遗产,也是为未来数十年中美竞争的框架奠定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短期内这些出口管制措施可能会对中国的人工智能和芯片产业造成一定影响,但从长远来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已意识到风险,并在技术研发和自主创新方面加速布局,以降低对外部技术的依赖。中交(中卫)大数据科技的副总经理胡明表示,尽管面临压力,中国的AI和芯片产业将更加独立和自主。
中方也曾表态,人工智能作为全球共享的技术和财富,理应成为各国共同发展的助力,而非富国特权的工具。美国的所谓“长臂管辖”不仅将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科技进步构成威胁,也可能导致更加严重的全球科技分裂,带来不利的后果。
在全球化的今天,各国在科技、经济上的互利合作显得愈加重要。拜登在临近卸任之际采取的强硬态度,会在无形中加深国际间的裂痕。未来何去何从,仍需各国在对话与合作中寻找共赢之路,而非通过制裁与隔阂来维护自身利益。全球AI产业的生态正面临重构,怎样通过合作与创新推动共同发展,才是各国应共同思考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