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勋:英伟达人形机器人技术临近重大突破,未来AI应用科学将重塑各行业
时间:2025-01-12 22:50
小编:小世评选
近来,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一系列公开讲话中透露了公司在物理AI领域的重大进展。他强调,随着Transformer模型、大型语言模型以及基础模型的不断发展,通用人形机器人技术的实现正在接近。这一技术的突破被视为未来AI应用科学的重要转折点,将极大地影响各行各业。
在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CES 2025)上,黄仁勋指出,机器人技术,特别是人形机器人和通用机器人,正在迎来类似于ChatGPT的重大突破。这预示着这一领域有望成为全球最大规模的技术产业。他的讲话为广泛关注的机器人技术市场注入了新的信心。
黄仁勋在接受科技媒体Tiff In Tech采访时表示,通用人形机器人是最具实用性的技术之一。这一技术是围绕人类的需求而设计,尽管实现起来相对复杂,但英伟达的技术进步使得这一梦想愈发可及。物理AI的概念涉及到AI系统理解和交互物理世界的能力。开发这样的系统通常需要巨量的真实世界数据和高昂的测试成本。
为了解决这一挑战,英伟达推出了Cosmos和Omniverse,使得开发者可以在虚拟环境中模拟现实世界的操作。这种虚拟仿真技术不仅提高了开发效率,也大大减少了时间成本。黄仁勋解释道,传统上,要训练机器人走路需要长达数年的时间,而通过全景宇宙环境,机器人可以以多元化的方式进行并行学习,结果可能使训练时间缩短至数小时。这一成就极大地提升了机器人的效率和可行性。
在自动驾驶领域,黄仁勋介绍了英伟达“三台计算机”解决方案,这一系统由三台独立计算机共同工作,提供更高的可靠性和冗余性,确保自动驾驶汽车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经过多年的投入,英伟达已在自动驾驶领域建立起约50亿美元的业务规模,显示出其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
展望未来,黄仁勋认为,在的十年中,人工智能的应用科学将成为至关重要的发展方向。他提到,过去的技术主要集中在芯片设计和软件工程领域,而新一代则要求将AI技术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以应对实际问题并创造新的商业价值。他特别强调了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图形学的结合,认为这一结合将带来创造性的成果,彻底改变科学计算的方式。
黄仁勋不仅关注机器人的发展,也提到了市场的前沿动态。根据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GGII)的预测,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的规模在2024年将突破10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15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56%。这说明,随着技术的成熟,市场对人形机器人的需求和接受度也在不断提升。
而特斯拉CEO马斯克也在近日透露,Optimus机器人的最新版本将在短期内更新,进展顺利,团队表现出色。分析人士预测,2025年将是人形机器人量产的元年,特斯拉的Optimus可能也会在那一时期开始小批量生产,逐步向市场推出。这一切都表明,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正在快速崛起,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行业参与者。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扩展,未来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家居助手和工业生产线的机器人,还包括医疗、教育、服务行业的广泛应用。黄仁勋对这一未来充满信心,他认为,AI的不断发展将极大推动科技的进步,并对社会的方方面面产生深远的影响。
黄仁勋的观点不仅展现了英伟达在AI领域的技术前沿,更为整个行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未来,随着人形机器人技术的不断突破,人工智能的普及将重新定义我们的生活与工作方式,把各行各业带入全新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