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安卓手游下载、分享游戏攻略、电脑硬件资讯、数码科技最新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硬件资讯 > AI for Life Science研讨会在电子科技大学召开 助力生物医药创新

AI for Life Science研讨会在电子科技大学召开 助力生物医药创新

时间:2025-02-26 18:10

小编:小世评选

2025年2月23日,由北京大学成都前沿交叉生物技术研究院、电子科技大学基础与前沿研究院及四川省人工智能学院共同主办的“AI for Life Science研讨会”在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隆重召开。本次会议吸引了来自各领域的专家学者与企业代表,参会人数超过两百,参与的单位涵盖了10余家国内知名科研机构及高校。与会人士围绕“AI for Life Science”的前沿热点话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旨在为生物医药领域的创新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罗光春在开幕式上表示:“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生命科学研究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次研讨会将围绕‘AI for Life Science’的最新进展和应用展开讨论,期待能推动生命科学和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为学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助力。”

校长胡俊在致辞中指出,电子科技大学在信息技术及智能医疗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资源。他强调:“人工智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及科研模式。只有深入学习和应用AI技术,我们才能在科技革命中保持领先地位。”胡俊的讲话既反映了学新技术的重视,也表明了对未来研究趋势的深刻理解。

本次大会共设有12场特邀报告及10场交流报告,主题涵盖了从生命科学模型开发到“AI for Science”的精准应用等广泛内容。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鄂维南在报告中提出,AI在科研中的应用主要分为“AI for Science”和“AI for Engineering”两个层面,旨在降低科研成本、提高科研效率,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希望通过AI技术的推动,推动科研的未来发展。

院士汤超则指出,AI in Life Science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多层次多模态数据的整合、生命系统的动态变化以及数据不足的问题。他呼吁在生物数据分析中,急需新的模型架构,以构建类似“物理语言”与“计算机语言”的“生命语言”。他详细阐述了北京大学成都研究院的目标,包括与成都高新区合作创建“AI+生命科学大设施”,以细胞层面的研究为基础,解析生命语言的逻辑,推动生命科学领域的基础研究与产业创新。

中国移动集团的首席科学家冯俊兰强调,单个团队无法独立完成人工智能在科学研究中的有效应用,急需构建跨的合作模式,以进一步推动“AI for Science”的实现。他的观点引起了与会者的强烈共鸣,认为多方合作将是未来科研的必然趋势。

在主题研讨环节,参与的专家们响应时代渴求,分享了人工智能在生物医学中的新算法与新模型,探讨了如何通过创新技术提升生物医学产业的整体水平。他们的研究成果不仅涵盖了衰老研究的最新进展,也介绍了空间组学的模型及其在医学应用上的潜力,展现了AI技术在生物医学发展中的广阔前景。

圆桌论坛环节中,专家学者之间的热烈讨论吸引了众多年轻学子的倾听。许多青年学者积极提问,探讨人工智能技术的职业前景及对自身研究方向选择的影响。面对青年人对未来职业发展的困惑,专家们纷纷给予鼓励,强调了人工智能技术应该成为他们科研生涯中的助力,而非障碍。汤超院士更是寄语到:“在这个科技革命的时代,你们是最有希望的主力军,务必做有意义、深刻且有影响力的研究。”

会议在热烈的气氛中落下帷幕,汤超院士在闭幕致辞中强调,人工智能不仅是工具,更是理解生命本质的新方式与新方法,期待本次研讨会能够成为更深入合作的起点,推动跨学科的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此次“AI for Life Science研讨会”不仅是一次学术交流的盛会,更是生物医药创新的一次重要里程碑。北京大学成都研究院与电子科技大学的携手,将在生物医药产业中形成创新的良性循环,引领相关领域的技术突破与产业升级,助力成渝地区的双城经济圈建设。未来,这一合作将不断激发科学研究的活力,推动更多前沿技术的落地应用,迎接新时代的挑战。

精品推荐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更多

热门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