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Helix”问世:实现类人思维与行动的重大突破
时间:2025-02-26 14:30
小编:小世评选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陈子帅】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人形机器人正迎来跨越式的进展。近期,硅谷的Figure AI公司发布了一款名为Helix的人形机器人,业内普遍认为其能力“前所未有”,实现了机器人思考与行动的重大突破。在这一崭新的技术浪潮中,Helix究竟带来了哪些创新?它将如何影响人形机器人的未来发展?
视频中,两台Helix机器人默契地协作,将各种食品和物品顺利放入冰箱。尽管它们间没有语言交流,却展现出一种异常协调的互动方式,比如注视、停顿等,似乎在进行一种“心灵感应”。这正是Helix的设计哲学所体现的,它们共享同一套大型智能模型,可以高效地完成复杂的任务,这是业界第一次在机器人之间实现的技术突破。
Helix不仅在数据处理能力上令人称道,其最大的创新也在于它的通用性。它是一种视觉-语言-动作(VLA)模型,能够将视觉感知、自然语言理解和动作控制整合到一个框架中。这种架构大大减少了以往机器人在应对新环境时所需的编程和训练时间,使其能够快速适应和完成现实世界中的各种任务。例如,它能通过简单的自然语言指令抓取之前从未见过的数千种家用物品,展现出令人惊叹的泛化能力。
人工智能专家指出,相较于传统的机器人系统,Helix的VLA模型更加先进。旧有的机器人多为特定任务量身定制,造价高且难以灵活调整。而Helix的引入,为机器人领域打开了一扇新窗口:未来的机器人将可以根据眼睛所见、耳朵所闻,做出即时反应,真正实现类人智能。
尽管Helix已经展现了诸多优势,它依然面临着一些挑战。目前,Helix的控制重点在于上半身,行走、跑步等下半身运动仍需进一步研发。虽然其在数据利用效率方面已经取得进展,但现阶段的训练数据量相对有限,可能在处理更加复杂且多样化的任务时表现不足。
有专家指出,Helix模型的成功不仅在于其技术单一,而是代表了大模型与人形机器人深度融合的新趋势。Helix让机器人不仅仅能“看懂”、“听懂”,更能够基于观察和倾听做出相应的行动,这一过程打破了感知和行动之间的壁垒,实现了更高层次的智能化。
在全球的机器人技术竞争中,Helix的问世可能成为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国内诸多公司也在不同领域较劲。例如,国产“天工”机器人是全球首个能够实现连续多级阶梯攀爬的人形机器人,其以视觉引导行走的能力,标志着在运动控制方面的重大突破。在某些复杂任务的处理上,国内的机器人仍需在自然语言理解与深度交互能力方面不断学习。
展望未来,Helix为人形机器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一方面,通用的VLA模型或将成为主流,是技术进步的重要基石;而另一方面,机器人设计可能不再局限于人形,未来会出现基于用户需求优化的人形或虚拟形态设计。行业专家认为,尽管技术路线多样化,但共同点在于不断探索、尝试,将先进技术引入实际应用,最终实现产业的革命性变化。
虽然Helix的出现让人类社会对人形机器人的未来充满期待,但业内专家也提醒我们,真正让机器人拥有类人智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乃至超级人工智能(ASI)需要更强大的算法、计算能力和对人脑运行机制的深入理解,预计这一进程可能需要数十年时间。
,随着技术的不断迭代与突破,未来的人形机器人将会展现出史无前例的智慧与灵活性,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伙伴。Helix的成功不仅激励了全球研发者,也为未来的科技进步提供了无限可能。不过,在这条通往创造智能机器的道路上,我们仍需保持探索的勇气与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