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发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新政策,助力发展与创新
时间:2025-02-23 17:10
小编:小世评选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工智能(AI)和人形机器人产业逐渐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重要领域。特别是在中国,这一产业的发展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今年以来,深圳市在此方面的表现尤为突出。2月23日,深圳市召开了一场名为“打造最好科技创新生态和人才发展环境”的新闻发布会,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办公室主任林毅在会上对深圳市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介绍,并发布了一系列新政策,以进一步推动这两大产业的创新与发展。
深圳作为中国的科技创新高地,其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的基础早已铺就。林毅表示,深圳在这两个领域拥有良好的行业基础与专业团队,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他提到,市已特别组建了人工智能产业办公室,由一支专业、精干的团队来推动这一产业的持续发展。同时,深圳还拥有一批做得相当出色的企业,涵盖了从基础研究到行业应用的各个环节。
在发布会上,林毅列举了几家深圳企业的代表性案例,令与会人员刮目相看。在通用大模型领域,腾讯的混元和华为的盘古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在垂直领域,大量深圳企业通过专注于特定领域的研究,开发出优秀的产品,成为机器视觉、AI制药、智能语音、3D视觉等细分领域的领头羊。这其中包括思谋科技、晶泰科技、北科瑞声和元象等。他们的成功证明了深圳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能力。
林毅还介绍到,深圳的机器人产业同样发展迅速,有7家企业入选摩根士丹利全球人形机器人上市公司百强名单,在中国大陆上榜企业中占比近四分之一,其中包括乐聚、众擎、逐际动力、优必选等,他们的共同发展形成了强大的产业集聚效应。在这一过程中,深圳也早已培育出了全球唯一的庭院扫雪机器人企业——汉阳科技,其产品畅销欧美市场,展现了深圳企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为了进一步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深圳市在发布会上宣布了一系列针对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的新政策。林毅透露,深圳将通过发放“训力券”补贴,最高可达60%、1000万元。这些补贴将帮助企业进行技术与提升。还将推出模型券、语料券、场景补贴等多种形式的财政支持,以鼓励企业在这两大领域加大研发投入。
为进一步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深圳市还计划发布专项政策,通过揭榜挂帅的模式,支持开放应用场景,攻克关键技术,建立专用数据集,提升规模化制造和应用能力。这些措施将创造更多的创新机会。同时,市还将设置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专项,鼓励各类企业、高校与研究机构组成创新联合体,开展协同创新攻关。这一系列举措将为深圳的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注入新的活力。
通过此次政策的发布,深圳市向外界传递出一个明确的信号:深圳将持续加大对于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的重视与支持力度,致力于打造一个更加完善的科技创新生态和人才发展环境。这不仅将为深圳市的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也将推动整个行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未来,深圳的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有望在政策与市场环境的双重驱动下,继续蓬勃发展,成为全球科技产业的引领者。对于深圳市这不仅是一次机遇,更是一次挑战。如何在创新与可持续发展之间找到平衡,将是这座城市在新征程上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