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61国签署巴黎人工智能宣言 美国与英国缺席引关注
时间:2025-02-21 09:10
小编:小世评选
近日,在法国巴黎举行的AI行动峰会聚焦于全球人工智能(AI)技术的发展及其治理问题。此次峰会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科技企业高管和领导人,成为全球AI领域的一次重要聚会。在峰会的一天,61个国家,包括中国、法国和印度等,正式签署了“巴黎人工智能宣言”。美国和英国的缺席却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巴黎人工智能宣言的签署标志着参与国在AI技术未来发展及治理方面的共识。该宣言强调了“开放性”“包容性”和“道德性质”,提出了加强人工智能治理协调的要求,并呼吁进行“全球对话”,以避免市场的高度集中,从而提升AI技术的可及性。宣言的主要目标是确保技术发展能够符合安全、公平和透明的原则,推动国际间的合作与共同发展。
这项宣言的出台不仅反映了全球对AI未来的期望,更代表了各国在AI治理方面的积极尝试。参与国希望通过合作制定相关原则,以确保道德标准得到遵守,数据隐私得到保护,并建立对AI使用的有效监管。这一点在各国对技术发展的愿景和目标上产生了共鸣,同时也展示了全球对增强AI治理能力的迫切需求。
相比之下,美国和英国的缺席成为此次峰会的一个显著焦点。美国副总统万斯明确表示,美国反对欧盟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过度监管”,并强调这一立场将继续推行“美国优先”的政策。万斯认为,AI领域的发展应该由美国主导,而不是受到外部的干预或限制。他的发言虽然没有直接指明中国,但显然表达了对中国在AI技术发展方面的担忧,并暗示其他国家在技术应用方面的潜在威胁。
美国的立场反映出其在全球人工智能治理中的单边主义倾向。万斯指出,未来的AI发展必须由美国引领,强调将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国家在这一领域的优势地位。这一观点也侧面反映出美方对欧盟关于AI治理的规范性立法的抵触情绪,认为此类法规将很大程度上限制美国企业的竞争力。美国科技巨头在全球AI市场上占据着绝大部分份额,成立于Facebook、亚马逊、谷歌和苹果的“GAFA”四大企业集团,更是成为了该领域的重要力量。
此次峰会上推出的《人工智能法案》要求企业披露算法细节、禁止危害较大的AI应用,这被视为对美国科技产业的直接冲击。按照相关 estimates,合规成本每年将超过120亿美元。这一重担将影响美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的表现。微软总裁史密斯对此做出警告,称过度的监管可能冻结AI创新的进展,这促使美国采取保守的态度,对签署国际宣言持谨慎立场。
万斯在发言中没有涉及俄乌冲突等热点问题,反而坦诚指责欧洲内部存在的问题。他明确表示,当前威胁并非来自外部势力,而是源自欧洲自身的价值观动摇与政策失误。这一言论引发了对于美欧关系深层次问题的辩论。万斯对欧洲在言论自由和移民问题上的表现提出批评,指出一些国家的做法与美方期待的民主价值观背道而驰,威胁到双方的共享价值观。
他指出,“欧洲的威胁,不是来自俄罗斯,也不是其他外部势力,而是内部的动荡”。这番话不仅是对欧洲各国领导人的尖锐批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美欧关系的裂痕与深层次分歧,反映出美国对欧洲现状的不满与担忧。
整体来看,全球61国签署的巴黎人工智能宣言与美英的缺席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反映出世界对人工智能治理的不同态度。缺乏共识的局面不仅为AI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不确定性,也可能影响国际社会在未来一段时期的合作与交流。在此背景下,各国如何在科技进步与国际合作之间找到平衡,将成为未来全球政治经济中的关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