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多所学校开学典礼聚焦人工智能与传统文化融合
时间:2025-02-18 00:30
小编:小世评选
2024年2月17日,北京市广渠门中学拉开了新学期的帷幕,标志着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的正式开始。本学期的“开学第一课”专注于人工智能领域,学校邀请了多位来自不同科研机构和高校的专家,围绕AI的多种应用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的讲座。
讲座内容涵盖了多个方面。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的高级工程师罗云翔为学生们带来了《探索人工智能的奥秘:热点与对抗》,探讨了当前AI技术前沿的概念及其在国际竞争背景下的影响。陶显,来自中国科学院大学人工智能学院的硕士生导师,则通过《人工智能在工业领域中的应用》分享了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如何在工业界发挥重要作用的实例。崔放则着眼于医学和生物医疗健康领域,介绍了《人工智能在医学和生物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进展》。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的工程师张森还为学生们带来了趣味十足的《趣说机器人》讲座,深度分析了机器人的发展历程与未来趋势。
广渠门中学的教师贾玢表示,这次“开学第一课”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科技视野,激发了他们对人工智能的浓厚兴趣,还体现了学校跟随科技发展潮流、重视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理念。为进一步推动学生的科技素养,广渠门中学计划成立人工智能共同体,与多所科研院所、高校及社会机构开展多层次的合作,通过多样的活动来提升教师和学生的数智素养。
除了广渠门中学,北京市第十一中学的开学典礼同样被科技元素渗透。在该校建校75周年之际,特别邀请了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的张伟担任科学副校长,并且航天高级工程师王炯璐作为科学教育顾问参与其中。张伟以“载人航天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为主题,鼓励学生们勇敢追求科学梦想,追求未知的探索之路。,学生们在典礼上执笔写下自己的“星途目标”,本次活动旨在将科学理想与家国情怀融入到每一个学子的心中。
北京市东城区培新小学则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将人工智能应用到开学典礼中。不同于传统的“师生发布”模式,学校利用AI技术与虚拟角色,推出了校园吉祥物竹娃的新品,并通过“AI歌曲创作+虚拟人物讲解”的创新形式,吸引了在场师生的目光。这种新颖有趣的方式不仅提高了孩子们对科技的兴趣,也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
不止于此,多所学校在开学典礼中也融入了浓厚的传统文化元素。例如,北京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通过《春节童谣》和《拜大年》的快板表演,让同学们重温春节传统习俗,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而北京市东城区的回民实验小学则创设了独特的春节元素T台秀,展示学生们利用春节相关物品设计制作的服装,营造出欢庆的气氛。
关注心理健康与科学教育也是今年开学典礼的亮点之一。北京市东城区革新里小学的开学典礼特邀请眼科专家为学生分享爱眼护眼知识,提升孩子们的护眼意识。并且,景山学校则将开学典礼主题设定为“种子的成长”,通过一系列丰富的活动,鼓励学生们通过实践与体验,培养自己的身心素质。
在引导学生思政教育方面,许多学校的开学典礼也体现了这一理念。例如,金台书院小学的第一课邀请了抗美援朝老战士陈绍谦,与学生们分享自己在战斗中的亲身经历,并通过珍贵的文物与同学们互动,进一步增强学生们的爱国情怀。
》“春耕节”的开幕仪式在东城区回民小学如火如荼地展开。通过春耕种植活动与相关知识的讲授,学生们在实践中体验劳动的乐趣,培养劳动精神。和平里第四小学也带领学生们参与到饲养芦丁鸡的活动中,让孩子们在家庭间的接力中学会关心生命、细心观察。
以上种种开学典礼展示了北京市教育系统在新学期中,不断探索教育与科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创新路径。其中,人工智能的引入与传统文化的融合,成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与推动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老师和学生们也将探索更多的可能性,践行教育的初心,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文化自信的新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