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揭牌外科微创人工智能机器人中心推动医学教育新纪元
时间:2025-02-16 11:20
小编:小世评选
2023年2月13日上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正式揭牌成立外科微创人工智能机器人中心,简称S.M.A.R.T中心。这一标志着医学院在医学教育领域的重要里程碑,体现了其在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球医疗健康事业中不断创新和发展的决心与努力。
医学教育的创新尝试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逐渐渗透到医学领域,为传统的医疗实践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院长郑仲煊教授指出,该中心的成立不仅是未来医学教育的一次重大创新,更是医学院对新技术应用于临床的坚定承诺。中心的建立将为学子们提供多元化的学习,培养更多适应未来医疗生态的优秀人才,使得“医学与人工智能”领域的结合成为可能。
郑院长还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的核心价值观,外科微创人工智能机器人中心的建立将大大提升学院的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宝贵的经验与技能,帮助他们在迅速发展的医学领域中保持竞争力。
卓越的科研和实践基础
据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院长赵伟仁教授介绍,自医学院成立以来,已经在多方面取得卓越成绩,包括教学、临床实践和科研等。该院不仅成为公共卫生服务的坚实堡垒,更是多个开创性医学发现和外科创新的发源地。赵院长提到,最近几年,院校在内窥镜手术机器人领域的研究引起了广泛关注,2020年完成的全球首例机器人辅助结肠内镜粘膜下剥离术便是一个突出例证。
他相信,外科微创人工智能机器人中心的成立,将进一步提升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的教学与科研质量,助力培养更多杰出的医学人才,推动医学科学的继续发展,特别是在精细化手术执行方面。
深融前沿科技与医疗教育
外科微创人工智能机器人中心的愿景是推动前沿研究与医疗教育的深度融合,为“AI+医学”领域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奠定坚实基础。该中心将致力于搭建一个专注于微创手术和机器人技术的,通过真实场景模拟和操作训练,为学员们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和成长空间。
在揭牌仪式全面展开的同时,下午还举行了一场主题为人工智能与医学结合的论坛,吸引了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参与,共同探讨医学教育、人工智能及机器人技术在现代医疗中的应用和挑战。
传统面临的挑战与新思路
在论坛上,加拿大皇家内科医学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执行副院长徐志豪教授指出,传统医学中,学员需要直接与真实病患接触进行实践,而这种方式存在着不小的局限性。缺乏重复性练习的环境使得技能发展面临重重挑战,尤其是在学员自信心、患者安全和受训机会方面的不足。
徐教授表示:“为了弥补训练环境与真实手术场景之间的差距,我们优先使用医疗级器械,确保学员在训练过程中使用与实际手术相同的工具。这一方法不仅促进了技能与实际操作的无缝链接,还克服了传统教育模式中对模拟或者过时器械的依赖。”
研究表明,学生在与真实器械接触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实践经验能够更紧密地贴合真实外科环境,这不仅将提升他们的专业能力,还能显著增强自信心。
展望未来
通过此次外科微创人工智能机器人中心的成立,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较好地把握了医疗科技发展的新趋势,为未来的医学教育与做出了有力的探索和实践。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不断演进,医学院希望通过不断创新和实践,将这些尖端科技更好地应用到医学教育中,培养出更多应对未来医疗挑战的杰出人才,最终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及全球医学科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