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与苏州市签署深化合作协议,共同推进人工智能发展
时间:2025-02-12 22:30
小编:小世评选
2024年2月9日,中国人民大学与苏州市人民在一场盛大的签约仪式上签署了一项深化合作协议,旨在利用双方的优势资源,共同推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这一协议的签署,标志着两者之间的合作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为推动国家的科技创新和地区经济发展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本次签约仪式在中国人民大学的苏州校区举行,出席仪式的领导嘉宾包括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校长林尚立,以及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刘小涛等。参与签约的有朱信凯和顾海东,分别代表中国人民大学与苏州市,双方在合作的框架下,将进一步拓展教育、科研、产业等多个领域的深度合作。
深化校地合作,携手共建创新高地
根据协议,中国人民大学与苏州市将紧密结合自身优势,在已有的合作基础上,推进校地合作,共同打造教育科技与人才一体化的改革示范高地。合作的目标是将苏州打造成新时代中国人民大学事业发展的新增长极和新战略支点,同时为苏州工业园区的建设提供全力支持,助力其建设开放创新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
这一合作不仅是对双方多年来良好合作关系的延续,更是对未来发展的战略性布局。根据双方的共同愿景,合作将涵盖诸多方面,特别是在人工智能领域,将“中国人民大学苏州人工智能学院”和“苏州人工智能实验室”打造成促进科技进步的重要,这将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持和技术保障。
科技与人文的交汇,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人工智能学院与苏州人工智能实验室将积极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专注于技术的应用与区域经济的赋能。在中关村校区高瓴人工智能学院的支持下,双方将形成错位发展格局,在学科发展、科研方向和区域服务上展开深度合作,以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密切结合江苏省的经济发展需求。
这样的共同发展模式强调“产品牵引、服务牵引、贡献牵引”,以实现重大原始创新为目标,推进人工智能新兴学科和智慧治理交叉学科的建设。通过构建、产业、学术、研究与应用相结合的,双方有望为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合作基础坚实,成就丰富成果
回顾历史,自2003年初次签署合作协议以来,中国人民大学与苏州市之间建立起了坚固的合作基础。双方在国际学院(苏州研究院)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实现了多项具有特色的合作成果。尤其是在2022年以来,校方为苏州校区的建设指明了新定位与新使命,扎根于苏州的产业与社会发展,创建了一系列新兴学科与交叉学科。
在这一战略发展的背景下,中国人民大学还设立了多个跨学科的科研机构与,包括人文经济苏州研究中心、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研究院、苏州数字经济研究中心以及苏州新质生产力研究中心等。这些机构的建立不仅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还为苏州校区引进了优秀人才,全面优化了苏州校区的治理体系。
揭牌仪式,展望未来
仪式的,张东刚、林尚立、刘小涛、吴庆文共同为中国人民大学苏州人工智能学院及苏州人工智能实验室揭牌。这一重要时刻,不仅为未来的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更彰显了双方共创美好未来的决心与信心。
通过深化合作,中国人民大学与苏州市将携手并进,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为国家的人工智能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未来的苏州必将成为引领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重要示范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