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走红引发网络诈骗猖獗,2650个仿冒网站现身
时间:2025-02-07 23:00
小编:小世评选
近日,随着人工智能DeepSeek的迅速崛起,其创新的技术和广泛的应用使其成为科技界的焦点。伴随着这股热潮而来的是网络黑产的迅速盯上,诈骗行为层出不穷。据奇安信XLab实验室的最新报告显示,当前已有2650个仿冒DeepSeek的网站出现,这一数字依然在持续增长,引发了社会的高度关注。
为了应对这一严峻局面,DeepSeek的创始公司在2月6日发布了官方声明。声明中强调,除了DeepSeek官方用户交流微信群外,当前在国内并不存在其他任何的官方群组。任何声称与DeepSeek相关并要求收费的行为均属假冒,用户需保持警惕,以免上当受骗。
用户的使用体验也遭遇了困难。据多位用户反映,在2月7日使用DeepSeek时,系统一直显示“繁忙”,无法得到有效的服务。记者多次尝试联系DeepSeek相关工作人员,截止发稿时未收到回应,这让不少用户感到失望。但在社交媒体上,各种针对DeepSeek的“成功故事”和“致富秘籍”却层出不穷,进一步刺激了部分用户的投资欲望。
在广泛的搜索和广告中,可以看到销售DeepSeek接入教程的商家不断以“本地部署”的名义进行高价兜售,标价高达10万元的链接频频出现,声称可以将DeepSeek转变为个人财富的利器。这种现象不仅误导了用户的消费选择,也助长了网络诈骗的气焰。
DeepSeek的仿冒网站主要通过近似的域名和界面设计来诱导用户上钩,很多网站甚至声称可以提供“DeepSeek加持”的特定功能,诸如买卖空气币或甚至购买“内部原始股”,这些毫无实质价值的诱惑无形中加大了诈骗的风险。同时,报告指出,这些仿冒域名的存在主要用于钓鱼欺诈、非法注册和流量引导,许多诈骗者利用这些手段试图获取用户的个人信息。
网络安全专家对此表示,仿冒网站所隐藏的犯罪行为可能涉及一系列结构化的操作,许多仿冒网站背后的注册实体可能是同一团伙。由于域名注册时提供隐私保护,具体查证这些网站的注册人与运营者非常困难。
值得注意的是,Apple应用商店中涌现出了一些仿冒DeepSeek的应用程序。例如,DeepSeed、DreamDesk等,这些应用不仅名称相似,功能设计上也极具迷惑性,导致不少用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下载了错误的应用。更有用户反映,下载DreamDesk后被诱导支付198元的永久会员费,最终落入了诈骗的陷阱。
除了仿冒网站和应用,市面上还出现了许多借助DeepSeek进行商业化或“欺诈性获利”的课程。这些课程常以“通过DeepSeek”为噱头,指导用户如何利用生成各种文案、短视频脚本及文章,声称能帮助用户快速创造价值。课程内容从基础操作到所谓的“迅速致富”策略应有尽有,然而其中的真正目的却往往是为了谋取不法利益。
DeepSeek的火热不仅表明人工智能技术的巨大潜力和市场需求,同时也暴露了当前网络安全领域的诸多问题。山寨网站的不断出现不仅侵害了用户的利益,也对DeepSeek自身的品牌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
复旦大学教授邱锡鹏在分析DeepSeek的技术潜力时表示:“我们应认真评估DeepSeek-R1本身的重要意义,尽管ChatGPT在2023年展现了大模型的重要性,这一次DeepSeek的强大推理能力同样展示了科技的进步。”他强调,要增强网络安全意识,必须加强技术防范措施,从而营造出一个健康、安全的数字环境。
DeepSeek的走红让人们看到了人工智能的巨大机遇,同时也警示我们应提高警惕,增强网络安全意识,避免成为欺诈行为的受害者。保护好个人信息,分辨真实和虚假信息,才能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数字世界中立于不败之地。每位用户都有责任为营造一个更加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