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安卓手游下载、分享游戏攻略、电脑硬件资讯、数码科技最新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硬件资讯 > 2024:技术进步与人类主体性危机并存

2024:技术进步与人类主体性危机并存

时间:2025-01-01 00:50

小编:小世评选

随着2024年的到来,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人类主体性的危机再次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在这一年里,从文生视频模型Sora的更新,到《黑神话:悟空》等国产3A游戏的成功上线,科技的步伐不断加快,人们对于技术的好奇心与日俱增。正如以色列学者尤瓦尔·赫拉利所言,人类的主体性与存在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过去的一年里,技术的创新不断刷新着人类的认知界限。今年8月,全球首部《人工智能法案》生效,标志着在与AI的博弈中,人类对于安全感的需求愈发迫切。自《阿尔法狗》击败李世石以来,人工智能的迅速崛起让人类时刻感受到一种被替代的威胁——尤其是在文学创作和艺术创作领域,生成式AI的出现正在侵蚀人类赖以生存的精神高地。在脑机接口技术上取得实质性突破的Neuralink,令人惊叹的科技进展也引发了人们对于人类身份的深层反思。

在赫拉利即将发布的新作《智人之上》中,他质疑人类是否仍配得上“智人”这个称号。在经历了数万年的智慧演化后,现代科技的加速发展似乎将人类推向了一个反思的深渊。当技术物从人类的控制中渐行渐远,曾经站立于顶端的“智人”开始面临难以想象的未来抉择:是继续垂直于这条科技高速公路,还是寻找那条未被商业化的、人性化的道路?

在此背景下,我们不禁要思考,未来的“智人”将何去何从?赫拉利的忧虑并非无的放矢:在AI迅猛发展的同时,我们正在放弃对于自身身份和存在感的控制。米歇尔·福柯在其著作《词与物》中提出的“人将被抹去”的观点,似乎在2024年愈加凸显。人类主体性的危机,自去年以ChatGPT等生成式AI的问世而愈演愈烈。科研、文艺创作等领域,许多创作者面临着AI的强大竞争,甚至出现各种艺术作品的风格被AI模仿并超越的局面。近日,匹兹堡大学的研究显示,AI创作的诗歌反而更受欢迎,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受到一股深深的焦虑。

技术的发展也在引起文科领域的萎缩。在高技术领域大行其道的背景下,各大学纷纷关停人文社科相关课程,这种现象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人们的注意力逐渐被技术所吸引,而人文学科却逐渐被边缘化。哈佛大学、波士顿大学相继裁撤人文学科专业,西弗吉尼亚大学的教师岗位也大幅减少。文科衰退不仅意味着知识体系的缺失,更是对人类认知和文化传承的一种疏离。

过度依赖技术的后果在各行各业愈发显现。通过深度伪造(Deepfake)技术所引发的性别暴力现象,正揭露了人类在技术快速发展的同时,所忽视的伦理和道德责任。过去一年的研究也显示,社交媒体以及生成式AI的兴起,使得人们愈加脱离真实的人际交往,沉迷于虚拟空间中。人类与技术的关系正在悄然转变,从早期的辅助工具演变成今天的控制者。尽管技术的崛起使得我们的生活更为便捷,但是随之而来的身份危机和对真实世界的认知模糊,却让人开始重新思考自身的价值与存在。

在文化、技术和社会的交汇点上,人文学者们依然在努力思考和厘清人性与技术之间的关系。新近出版的《逆行人生》一书,描绘了外卖员这一群体的奋斗故事,引发了对经济下个人归属感的广泛关注。王小伟、洪涛等学者在新的著作中呼吁人们从更深层次理解技术对个人的影响,激发人们对日常生活的关注与思考。在这样的环境下,人文学者努力思考,试图找到一种在高度技术化的社会中生存的平衡。

2024年,面对科技飞速发展带来的挑战,人类主体性危机的格局愈发复杂。虽然技术在创造新可能的同时,也在逐渐侵蚀我们的人性与身份,但我们仍有希望在这样诱惑与困惑交织的道路上找到向前的方向。正如赫拉利所鼓励的那样,作为“智人”,我们必须审视自身的存在,寻求在技术与人性之间的和谐共存之道。即便在未来的世界中,身份与自我认同的重建之路依然是人类最根本的任务。

精品推荐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更多

热门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