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自主可控AI将赋能科学研究与生产,开辟发展新局面
时间:2025-02-05 22:40
小编:小世评选
在全球人工智能的竞争中,如何打造一个自主可控的AI基础设施,成为了各国科技发展的关键。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在1月25日公司年会上发表的演讲中表示,唯有成功建立人工智能的底层能力,科学研究的效率才能获得质的飞跃。他引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如果没有人工智能底座的赋能,所有科学研究就是农业生产阶段的研究;而有了研究速度将能够提升10倍、100倍。”
在演讲中,刘庆峰分析了当前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现状,明确科大讯飞在这一波浪潮中的战略定位:自主可控、响应民生刚需、满足国家战略需求、赋能科研与生产。他强调,面对通用人工智能发展的新阶段,科大讯飞将聚焦于自主可控的底层能力和重点应用领域,以长期主义的态度来保持战略定力。
刘庆峰提及,当前中国在自主可控算力和技术方面已经走上了一条独特的道路,但这条道路并不平坦。回顾历史,中国在开发CPU和操作系统时,虽然技术上不逊色于国际巨头,但由于缺乏先行者的应用,最终未能取得预期的成功。他警示,如果所有企业都按部就班,跟随他人的步伐,便无法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链。因此,企业必须勇于探索和试错,才能推动整个国家的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
在谈到科大讯飞自身的挑战与机遇时,刘庆峰表示,公司在国产算力的训练和研发过程中遇到了巨大的技术难题及外界的误解与压力。尽管过程艰难,但他相信只要坚持不懈,科大讯飞终将在2024年底之前取得重要的技术突破,培养出一批具有自主可控能力的大模型。
他进一步指出,虽然“大模型底座的训练已经基本到达瓶颈,但大模型的潜在提升空间依然广阔。”科大讯飞将采取双轮驱动的战略,即一方面持续进行底座大模型的训练,另一方面也注重在越来越多的应用场景中实现落地。他提到,1月15日公司推出的X1型号,成功解决了国产算力在复杂推理上的挑战,受到了客户端和投资者的热烈好评,这标志着科大讯飞在国产算力方面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关于企业战略生态位,刘庆峰强调了三个重要的方面:一是自主可控;二是针对民生需求,通过科技赋能教育、医疗等领域;三是满足国家的战略需求,推动科研和生产的发展。
他进一步分析,当前应用场景已经进入了红利兑现期,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低成本、高效率地推动落地。科大讯飞将加大对C端用户的投入,提升软硬件的整合能力,同时优化B端与G端的战略。
刘庆峰还提到,科大讯飞的学习机产品已成为公司的家庭品牌核心。因为在中国,家长对于孩子学习的重视程度远超其他国家,这直接影响着家庭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科大讯飞在语音技术上坚持卓越,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荣誉,也体现了公司对这一领域的重视与责任。
,在讨论决心与信心时,刘庆峰强调,中国的通用人工智能发展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科大讯飞在自主可控的大模型方面已成为行业的领导者,客观业务也迎来了良性增长。他相信,2024年将是公司成长最快的一年,人工智能的伟大时代刚刚开始。这将是一场需要持久投入的长跑,科大讯飞将始终秉持初心,以使命和价值观引领公司的发展,保持在市场的持续竞争力。
通过这一系列的挑战与机遇分析,刘庆峰明确了科大讯飞未来发展方向,强调了在自主可控技术的基础上,积极应对市场变化,推动科学研究和生产的深度融合,以实现更高效、更可持续的企业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