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股价暴跌近17%,投资者担忧大模型算力优势被削弱
时间:2025-01-29 16:00
小编:小世评选
最近,英伟达(NASDAQ: NVDA)股价遭遇重大打击,单日下跌16.9%,截至收盘报价为118.58美元。此轮股价下跌引发了投资者的广泛关注与担忧,主要源于对其在大模型计算力优势方面的前景产生质疑。作为全球知名的人工智能(AI)芯片厂商,英伟达的暴跌不仅造成人民币约5900亿美元的市值损失,同时也对纳斯达克指数造成了3.1%的影响。
英伟达正处于数据中心AI芯片市场的制高点,市场调研机构Jon Peddie Research的数据显示,该公司在全球GPU(图形处理器)市场的占有率高达90%。2024年前三季度,由于科技公司大规模采购AI芯片,其业绩实现了显著增长,总营收达到911.7亿美元,同比增长159.4%。随着AI技术的不断演变,多家新兴公司开始挑战英伟达的市场地位,尤其是DeepSeek近期发布的开源大模型令投资者颇感忧虑。
DeepSeek推出的DeepSeek-V3与DeepSeek-R1两款模型,通过较小数量的算力集群与更低的成本,声称能达到与OpenAI著名的GPT-o1模型相当的性能。这一进展被视为对目前“大模型依赖高算力”的传统运作模式的挑战,意味着英伟达的市场需求可能会减弱,从而影响其未来的收入及增长。
随着AI产业的飞速发展,科技公司对大模型的投资趋于持续增长的趋势,2023年以来,中美多家知名科技公司如微软、亚马逊和中国的阿里、腾讯等,加大了资本支出,主要用于升级算力与数据中心,助力其AI模型的发展。但是,随着DeepSeek等新模式的崛起,投资者开始担忧这种如潮水般的资金投入是否依然可持续。有评论指出,这种高强度的资本支出可能存在泡沫,尤其是在新的AI发展模式可能导致企业计划的调整。
不少业内专家分析认为,过去两年大模型的构建主要遵循Scaling Law理论(即模型的效率往往与所使用的算力、参数规模及训练数据量成正比),DeepSeek的成就表明,科技公司在算力受限的情况下,仍然能够通过高效的算法设计与架构优化来提升模型性能。这种创新思路的提出,令英伟达的传统算力优势受到质疑。
近期美国国内对DeepSeek新模型的认可也导致了市场的恐慌情绪加剧。美国投资界普遍关注DeepSeek的开源模型是否会真正实现商业化,并对英伟达的未来市场需求表示担忧。很多投资者认为,DeepSeek的崛起意味着英伟达在未来可能面对更激烈的市场竞争,从而影响其长久以来的盈利模式。
有关产业分析师指出,尽管DeepSeek在成本上有所创新和突破,但其实际影响及可扩展性仍需时间来验证。同时,英伟达的生态系统和品牌认知也仍将是其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即便DeepSeek以较低成本实现了诸多目标,但如果没有良好的市场接受度,其在行业中的地位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随着这种情绪的蔓延,英伟达在近期财报电话会议中提到,尽管客户对AI芯片的投资回报存有疑虑,但其算法优化和计算效率的提升仍将助力市场对其芯片的需求。尽管市场对DeepSeek的反应存在不安,但从长期看,英伟达的竞争力依旧强大,尤其是AI技术发展的潜力仍然对其未来构成利好。
专家建议,投资者应继续关注行业动态的变化,尤其是在AI模型市场竞争愈发加剧的情况下,如何平衡技术创新与资金投放,将是确保未来市场持久增长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