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世界经济论坛聚焦“智能时代的合作”,张亚勤畅谈AI未来挑战与机遇
时间:2025-01-22 09:10
小编:小世评选
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2025年世界经济论坛上,来自全球各行各业的近3000名领袖齐聚一堂,探讨合作在智能时代中的重要性。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清华智能产业研究院院长张亚勤作为受邀嘉宾出席了此次年会。在会议上,他回顾了过去九年来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并就未来可能面临的重要挑战与机遇进行分析。
早在九年前,张亚勤便提出“人工智能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技术基石”,并指出这一技术将深刻影响全球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张亚勤回顾2016年的时光,那时候深度学习刚刚起步,人工智能的许多应用尚未成熟。AI已然成为信息智能、物理智能和生物智能的核心驱动力,深刻改变了教育、医疗、交通和能源等传统行业。
他举例说明,清华智能产业研究院建立的全AI医院通过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从诊断到治疗的全流程管理,进而提高了医疗服务的效率与质量。张亚勤强调,虽然人工智能目前已取得显著成就,但仍然面临许多待解决的挑战,例如理论基础的不足和模型效率的问题。当前大模型的效率尚无法与人脑相提并论,虽然在智能显卡和算法的通用性上取得显著进展,但资源使用效率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张亚勤呼吁赋予AI发展更扎实的理论支撑,以便为技术的全面落地提供保障。
在谈到AI应用潜力时,张亚勤指出,技术已经在教育、医疗、交通等领域展现了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如何加速技术的落地,让更多的行业从中获益,则是当前亟需解决的任务。他提到,大模型已经进入可以使用的阶段,推动车辆、教育和能源等领域的全面发展是当务之急。
关于AI研究集中在大型企业而非高校的现象,张亚勤表示,大学与企业的职能不同,大学主要负责人才培养和基础研究,而企业则专注于工程化创新。他支持人工智能领域需要更多公共资源的呼声,尤其是在算力资源方面,学术界在全球都显得相对不足。和社会应当进一步加大对计算资源的投入,以支持学术界在AI科学与计算等长远研究领域的深入探索。
针对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西莫格鲁有关“AI对生产力提升有限”的观点,张亚勤认为智能技术的发展将推动生产力的革命,并预测到2030年,人工智能有可能为全球带来达到20万亿美元的产业机会。他指出,AI不仅改变了IT产业格局,例如芯片和云计算,还有助于推动医疗、教育等传统行业的深刻变革。
不过,张亚勤也提醒,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将对全球的能源结构提出新的挑战。预计到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的耗电量可能占到总发电量的10%,这对实现“双碳”目标构成严峻挑战。同样值得关注的是,人工智能的发展伴随而来的潜在伦理风险,包括数据隐私、算法偏见以及AI与人类价值观的对齐等问题。张亚勤主张,人工智能的进步应该在可控的方向上前进,并强调需通过有效的治理来减少风险。
在国际AI安全对话中,张亚勤与众多顶尖科学家共同发布《威尼斯共识》,强调AI安全是全球公共产品。对于AI治理面临的新挑战,他提到,短期内大模型带来的风险相对可控,例如假信息传播,但当AI技术进入物理世界及生物领域时,相关风险或将显著增加。因此,建立全球统一的风险控制框架,确保AI发展符合人类价值观显得至关重要。
张亚勤指出,面对当前快速变化的智能时代,全球需加强在AI领域的国际合作,通过科技创新与伦理治理之间找到平衡,以确保人工智能技术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他在达沃斯的发言,旨在促进这一领域内的共同思考与行动。
此次会议不仅是全球经济领袖展示其未来愿景的,也为参与者提供了一个深入信息技术的新视角。张亚勤的观点为与会者在AI技术的应用、发展及风险防范等方面带来了新的思考,展现了“智能时代的合作”意味着不断探索与创新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