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商用落地加速:Tokens消耗量半年激增近十倍
时间:2025-01-21 19:20
小编:小世评选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不断进步,大模型的应用正逐步走向商业化落地。根据量子位的市场研究数据,2024年下半年国内大模型商用落地的日均Tokens消耗量在短短6个月内上涨到近10倍,从原先的日均1000亿Tokens跃升至10000亿Tokens。这一惊人的增长背景下,市场的需求与技术的发展相互推动,形成了良性循环。
Tokens消耗量的增加标志着大模型在各行业中应用的广泛程度加深。在2023年5月,日均Tokens消耗量仍然处于百亿级别,与行业内其他参与者相比,仅占整体的五分之一。仅仅三个月后,这一数字便突破了千亿大关,并在的月份里持续攀升,到了12月时日均Tokens市场份额占比已经超过50%,足足超出其他竞争者的总和。这一切的背后,推动这一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用户对于大模型的需求急剧上升。
多个统计数据显示,现阶段的中国AI原生应用在用户下载量上表现不俗。2024年1月至10月的下载数据表明,前五名的AI原生应用累计下载量已经达到了1.8亿,而在11月全球前十名的应用中,国产AI应用更是占据了两席,显示出国内市场的强劲活力。随着这些应用的推广与普及,企业对于大模型的应用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Tokens究竟有什么重要的意义?在大语言模型(LLM)中,Token是模型理解与生成自然语言的基本单位。它不仅帮助模型进行有效的文本处理,使得各类任务如写作、翻译和信息检索等变得更加精准和高效,还将文本、图像和音频等信息进行标准化处理,提升了模型的跨模态理解能力。
在技术快速进步的背景下,RAG(Retrieval-Augmented Generation)和多模态AI等新技术的兴起,为大模型的应用开辟了更多可能性。企业开始能更好地将大模型应用于特定领域,如金融、医疗和市场营销等,推动了模型商用落地的进程。2024年,Agent技术得到了广泛关注并迅速发展,并被广泛应用于智能助手、企业级解决方案和多模态交互等方面。
越来越多标杆案例的出现,让各行业逐渐意识到大模型的潜力与价值。根据市场调查,大部分企业在12-18个月内就能实现大模型的落地,这一速度相较于其他IT解决方案显得更为迅速。而大模型的普遍需求,帮助企业提高效率、节约成本,进一步促成了其快速发展。
在大模型的商业应用中,Tokens不仅是用于计量的单位,也成为定价的重要依据。许多云服务商以Tokens为基础设定服务价格,经历了一年的价格竞争后,目前的市场价格已降至1元可以购买百万Tokens的水平,这使得更多企业能够以低廉的成本接入大模型技术,进一步加快了商用落地的步伐。
展望未来,Tokens消耗量的暴增仅仅是大模型市场增长的开始。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场景的逐步拓宽,真正的大规模商用落地还在前方。模型训练成本逐渐降低、推理侧算力需求得到重视以及云厂商之间的竞争加剧都将推动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综合各方数据与趋势分析,可以预见,未来一年内大模型将在各个行业的应用中继续深化,其商业潜力将得到更为充分的释放。随着技术不断演进与市场需求的日益增强,产生的新商业机会也会源源不断。在这场角逐中,谁能掌握Tokens消耗量这一关键指标,谁就能在大模型的商用落地中占据先机。
目前,大模型正处于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市场应用日益广泛,生产力释放背后的商业机会不断涌现。通过对大模型应用落地的观察与分析,我们将不断把握这一波技术浪潮下的创新与演化,为未来的商业发展提供新的视角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