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发布《人工智能扩散中期最终规则》 引发全球供应链和市场信任危机
时间:2025-01-14 19:50
小编:小世评选
在全球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美国拜登于2023年1月13日,在权力交接的前夕,发布了备受关注的《人工智能扩散中期最终规则》。此项新规的意图旨在进一步巩固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先地位,并抑制其他国家的相关发展。这一举动不仅是对国际贸易规则的挑战,也可能引发一系列全球供应链和市场信任危机。
新规主旨与内容概述
根据新规,美国将全球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级包括七国集团成员及其他18个国家和地区,如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等,这些国家在人工智能方面的规定较为宽松;第二等级涵盖不在第一等级中的多数国家,这些国家在2025年至2027年间每年最多能获得大约50,000个AI GPU的配额,并且要面临计算能力的总算力限制;而第三等级则主要涵盖中国、俄罗斯及其他被美国实施武器禁运的国家,这些国家几乎全面禁止进口美国生产的AI GPU芯片。
新规还规定,符合安全性和信任标准的实体可获得“通用认证最终用户”(UVEU)身份,而符合相同要求但总部位于非关注国家的实体可申请“国家认证最终用户”(NVEU)身份。新规禁止先进半导体用于训练人工智能系统,但允许其用于通用用途,显著增加了合规的复杂性。
影响与反响
这一新规的实施会对全球供应链造成重创,作为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核心,美国的出口管制措施可能直接导致相关国家和企业原材料不足,生产计划被迫搁置或调整,国际贸易成本也将显著提高。尤其是那些高度依赖美国先进芯片的企业,将面临严峻的生存挑战,全球科技生态正在面临重大考验。
更为严重的是,美国以自身的政治利益为导向的做法,对国际经贸规则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贸易政策的政治化不仅违反了基于公平、自由原则的国际贸易规则,也使得其他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感到无所适从。这种“长臂管辖”的行为削弱了多边贸易体制,并对全球市场的信任与稳定产生了深远的负面影响。
人工智能作为未来科技发展的关键,亟需全球科研人员的合作与技术共享。美国对某些国家的严格技术封锁,将进一步阻碍这些国在该领域的科研进展,减缓全球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步伐,对全球科技创新的蓬勃发展造成消极影响。业界普遍认为,这种做法将导致技术壁垒的加剧,阻碍协作与交流。
面对新规的强烈反响,许多美国科技巨头表达了不满。如英伟达和英特尔等知名企业均对新规表示强烈反对,英伟达在声明中称该规制“史无前例的误导”,并指出它不仅没有保障美国的安全,反而可能削弱美国在全球的竞争力,影响其创新环境。这一系列限制可能导致美国半导体企业在未来几年的全球市场份额大幅下降,许多行业组织也纷纷呼吁重新审视这一政策。
国际社会的回应
中方对此公开表示关注,商务部的发言人指出,美国这一行为进一步加大了对人工智能芯片和模型参数的出口管制,显著阻碍了正常贸易,并损害了市场规则与国际经贸秩序。他们强调,这一措施将深远影响全球科技创新,并会给包括美国企业在内的全球各国企业带来严重损害,同时中方将采取必要措施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
另一方面,其他国家和地区对于美方的做法也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反对和顾虑,许多人认为,限制一些国家获取先进人工智能技术与芯片,实际上可能影响美国自身的经济机会, 在国际合作中损失更大的将是做出限制决策的国家。
美国发布的《人工智能扩散中期最终规则》不仅是对国际贸易规则的直接挑战,也可能引发全球范围内市场信任的下降以及供应链的动荡。科技发展的未来依赖于全球范围内的合作与共享,这一新规的实施将使相关国家的科技进步受阻,进而影响全球科技创新的活力。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唯有尊重公平贸易原则与国际合作,才能实现持久的共赢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