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两会”聚焦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与短视频监管问题
时间:2025-01-14 06:50
小编:小世评选
在即将召开的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人工智能(AI)产业的发展及其带来的短视频监管问题成为热门议题。随着技术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在多个领域的应用不断扩大,尤其是在短视频内容创作中,AI的介入使得这一产业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多位市人大代表在会议中提出了关于如何更好地推动人工智能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建议。其中,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李冬妮特别强调了数据流通的概念,她指出,确保数据要素流通顺畅是推动人工智能有效落地的关键。同时,她提到,人工智能要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新型工业化。这一过程不仅需要的有效政策引导,还需在数据确权、交易、监管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
李冬妮提出了明确建议,呼吁在北京市推进的人工智能与新型工业化的结合过程中,加大对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投入,加强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的开发,推动数据资源的价值释放,并建立健全的数据治理体系。她认为,这将有助于提升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与李冬妮的观点相呼应的是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的鲁春丛,他指出,工业互联网作为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基础设施,能够为北京市的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他建议加强对工业互联网与人工智能的融合,鼓励相关行业利用这些技术实现全面智能升级,同时构建高质量的数据模型,以支持先进制造的需求。这表明,人工智能不仅限于互联网行业,更应向传统工业和服务领域拓展。
易宝支付高管杨赫呼吁和企业要共同努力,搭建产学研合作,吸引更多的科研机构、高校及企业参与到人工智能的研发与应用中。她指出,全球各国对人工智能的重视日益增加,而中国在这一领域显示出的创新活力和潜力更不容小觑。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AI生成短视频所带来的监管问题也日益突出。短视频上,部分通过AI技术制作的内容经过“魔改”后,其真实性和可信性受到质疑。李冬妮在会上表示,为了保护公众的权益,必须通过立法和监管手段来约束短视频行业的乱象。她强调,如果不对这些AI生成的内容进行有效监管,将可能对用户的生产生活造成直接危害。
91科技集团董事长许泽玮也是对这一问题深表关注,他提到了AI短视频在网络上的广泛应用以及由此带来的不规范现象。他指出,一些用户在上传短视频时并未标注该视频是AI生成的,从而导致混淆和误导。他呼吁必须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对涉及虚假宣传、低俗内容以及版权侵犯等行为进行明确的处罚,以提升法律的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许泽玮建议形成一套清晰的处罚标准,以应对短视频行业中的不法现象。他认为,应强化对流量高的短视频内容的监管,尤其是那些含有低俗、虚假信息的视频。同时,考虑到年轻人对短视频的偏好,监管政策应更具针对性,避免低质量内容的进一步传播。
在此次“两会”上,北京市的人大代表们对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深入探讨和对短视频监管的关注,反映了当前科技进步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人工智能的发展需要政策的引导和行业的自律,同时也离不开法律法规的规范,为北京市在未来的科技创新道路上铺平了道路。这些讨论不仅对北京市未来的科技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全国范围内的相关政策提供了借鉴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