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AI公司DeepSeek引发欧美震动,或挑战美国技术霸权
时间:2025-01-27 03:30
小编:小世评选
随着全球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AI公司开始崭露头角,其中以深度求索(DeepSeek)为代表的企业更是吸引了广泛关注。近日,该公司在欧美科技圈内引起了不小的震动,成为全球AI领域的焦点。
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的报道,DeepSeek的最新推理模型R1被认为是一个潜在威胁,可能会挑战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主导地位。对此,美国顶级风险投资公司A16Z的创始人马克·安德森给予高度评价,称DeepSeek R1是他所见过的最令人惊叹的突破之一,称其开源模式是“给予全世界的礼物”。同时,英伟达的资深科学家Jim Fan也对DeepSeek的技术表示赞赏,认为其模型在AI行业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媒体报道称,Meta(前身为Facebook)的员工在匿名职场社区TeamBlind上发帖,表示DeepSeek的诸多创新令Meta的生成式AI团队感到恐慌。工程师们开始对DeepSeek进行深入分析,试图从其技术中寻找可以借鉴的地方。前OpenAI政策主管、Anthropic联合创始人杰克·克拉克则指出,DeepSeek背后团队中聚集了大量顶尖人才,其研发的大模型将与无人机、电动汽车等技术一样成为全球不容忽视的力量。
DeepSeek究竟是什么,使得欧美科技圈对其如此重视?几天前,总部位于杭州的DeepSeek推出了其新的推理模型R1,并以其高性能与低成本支撑了这一颠覆性的技术。纽约时报指出,DeepSeek能够以开放代码的方式提供强大功能,使得用户不仅能享受到优质的服务,还能节省大量的成本。网友们纷纷赞扬,称DeepSeek的模型表现出色,性价比远超OpenAI的GPT-4,且使用过程完全免费。
在记者的亲身体验中,通过DeepSeek的官方网站或手机应用,可以轻松体验到其“深度思考”功能。记者在该与DeepSeek对话时,询问DeepSeek R1模型发布与英伟达股价异动之间的关联,DeepSeek通过多维度分析,揭示了两者之间的潜在联系及影响因素,表现出了强大的逻辑推理能力。这种能力不仅可以解释复杂的学术问题,同时也能应对各种形式的智力挑战,令人叹为观止。
DeepSeek R1的训练方法与当前业内普遍采用的监督微调(SFT)训练模式不同,其通过强化学习使模型自主发展出反思和长链思维的能力。这一创新的背后,是DeepSeek在技术上不断追求突破和创新,以提升训练效率的决心。据悉,DeepSeek模型的输入和输出成本显著降低,相比OpenAI的相同功能使用成本,其输入开发成本从15美元降到0.55美元,而输出成本从60美元降到仅有2美元。这使得DeepSeek R1成为了众多用户的首选,课题研究和开发活动也得以更便捷地进行。
一些股民认为DeepSeek的模型发布可能导致英伟达股价的下滑,这也反映出DeepSeek在行业中的影响力。有人提出,随着美国对中国芯片出口的限制,DeepSeek的崛起正是在此背景下所激发的技术创新,显示出中国在科技领域不断增强的竞争力。
“我相信,未来要抵御美国的AI技术霸权,中国的大模型技术‘复仇者联盟’中一定会有DeepSeek的一席之地。”360创始人周鸿祎的言论引发广泛关注。他的观点不仅了DeepSeek的技术优势,更预示着中国在AI领域的持续崛起。
纵观DeepSeek的快速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其背后蕴含着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精神和追求卓越的渴望。随着DeepSeek的崛起,欧美的科技圈需要正视这一挑战,未来的AI竞赛或将上演更加激烈的竞争局面。